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水达达路

水达达路

元地方政区名。又称女直水达达路。元皇庆元年(1312)前后置,属辽阳行省。因就水达达地建置得名。辖境东临日本海,西以黑龙江中游南北和松花江中下游以西或以东地与开元路相接,南至图们江,北达黑龙江口及库页岛。其地原属开元路,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曰※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清代文献分别将其改称为屯、和��噶或呼尔哈、鄂多里、托果琳或托泉琳、布固江),管理今松花江中下游至乌苏里江一带的女真人。《元史》中皇庆元年始见水达达万户府之名,泰定二年(1325)后累见之。辖地除上述五府外,尚有历次增设与划归的失宝赤、塔海万户府,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征东元帅府、恤品路宣抚司及若干千户所。境内居民除少数从事农业外,多是以捕渔狩猎为生的女真人。史记其向元朝所纳贡赋主要为海东青、皮革(青鼠皮、貂皮、海豹皮等)、白布。至顺年间(1330—1333)钱粮户为20906户。明初废,置奴儿干都司统其地。

猜你喜欢

  • 策旺顿柱

    ?—1870清代西藏贵族。西藏打箭炉境内泰宁寺附近人。藏族。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之父。道光十八年(1838),其子确认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后,随同入藏。因呼毕勒罕年幼,受命在藏居住,随侍经理。清朝

  • 叱豆浑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亦作折豆浑、是豆浑,简称“豆浑”。源于东部鲜卑。曾有部分人投西秦乞伏乾归(?—412)。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其首领担任柔然俟利莫何、莫何去汾等要职,部众逐渐融入柔然,互通婚

  • 马可波罗行纪

    书名。一作《东方见闻录》。中世纪西方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人)著。1271年,作者随父、叔携罗马教皇信件东来,1275年到达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 世管佐领

    又作世佐领。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八旗基层组织及其首领之称。其首领,为世职官之一。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起至清入关后,其来源有:(1)率领族、属人丁归附者,即以其人丁编设佐领,令率领人或其子孙为管理者。

  • 佛林河卫

    见“甫里河卫”(1048页)。

  • 余丁

    清代八旗制度下未被选中披甲和佐领内超编的多余成丁之谓。①挑甲考试不及格者。旗制规定:凡年满十八(初期定为十五、十六),或身高五尺以上者,即可选充披甲(八旗兵)。因受各佐领披甲定额所限,通常是披甲限额内

  • 万人冢

    见“大唐天宝战士冢”(101页)。

  • 破六韩

    匈奴姓氏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厨泉单于入朝于魏,被魏王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遣其叔右贤王去卑监国。乘魏氏率部南转之机,去卑遣弟右谷蠡王潘六奚率军北御,兵败,奚及5

  • 乌底改

    即“兀的改”(108页)。

  • 毛哄达

    鄂温克索伦族社会的家族公社的家族长。当选条件为,年龄40岁以上,聪明能干。详见“毛哄”(3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