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遗址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车骑将军卫青修筑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在阴山以北建筑长城,汉代两次修筑长城,经过实地调查,在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上,现仍可清晰地看到两条平行的长城遗迹,其东自固阳县东北始,蜿蜒向西北行,经过茂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又由潮格旗的巴音努鲁西北伸向远方。同时修筑两条长城是为了加强防御能力。草原地带的长城遗址,皆为夯筑。现仍可看到宽约4—5米,高约半米时断时续的土棱。山丘地带的长城遗址,则用石筑。在潮格旗朝鲁库伦古城出土有弩机、甲片等武器装备。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车骑将军卫青修筑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在阴山以北建筑长城,汉代两次修筑长城,经过实地调查,在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上,现仍可清晰地看到两条平行的长城遗迹,其东自固阳县东北始,蜿蜒向西北行,经过茂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又由潮格旗的巴音努鲁西北伸向远方。同时修筑两条长城是为了加强防御能力。草原地带的长城遗址,皆为夯筑。现仍可看到宽约4—5米,高约半米时断时续的土棱。山丘地带的长城遗址,则用石筑。在潮格旗朝鲁库伦古城出土有弩机、甲片等武器装备。
见“缚喝”(2416页)。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西纳上寺。在青海湟中县。青海东部地区萨迦派古寺之一。元、明时期西纳部落首领及其家族,历受朝廷重视。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护侍元帝师八思巴返藏,元朝授其家族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
见“女真字海龙摩崖”(148页)。
草原名。“他拉”蒙古语意为“草原”。位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东部,南北宽约15公里,东西长100公里,海拔300—500米。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源丰富。春季绿草如茵,夏季野花遍地,牛羊布野,是一处水草丰美的
古河流名。即今云、贵两省境内南盘江与其下游的红水河。《水经·温水》曰:“温水出牂柯夜郎县”,自县西北流,经谈藁,与迷水合,西出益州铜濑县谈虏山。经味县,西南经滇池。东南经牂柯之毋单县。又东南经兴古郡之
即“羯”(2529页)。
即“辉迈喇虎”(2201页)。
733—781唐朝官员。高丽人,本名怀玉,受赐改名。生于平卢(治今辽宁朝阳市),服役于唐军,为平卢军裨将侯希逸下属。乾元元年(758),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卒,因希逸为其姑母之子,与同僚共推之为平卢军帅,
参见“桶子甲”(1980页)。
?—1853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字宽甫。道光八年(1828),袭骑都尉世职。十七年(1837),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后调山海关。任内,以拿获夹带***人犯受赏;于山海关等处校阅八旗官兵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