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阳郡
古郡名。西魏置,治所在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隋开皇(581—600)初废。西魏大统年间(535—551),蛮帅杜青和据此地,自称巴州刺史,并以州入附。西魏文帝按其所称授之。元废。明初复置县,移治今旬阳县。
古郡名。西魏置,治所在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隋开皇(581—600)初废。西魏大统年间(535—551),蛮帅杜青和据此地,自称巴州刺史,并以州入附。西魏文帝按其所称授之。元废。明初复置县,移治今旬阳县。
见“额尔德尼昭之战”(2537页)。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见“拽剌”(1620页)。
?—1124辽末将领。字特免,契丹族。国舅少父房之后。道宗朝入仕,寿昌(1095—1101)年间,累任显要。至天祚帝时,天庆初年,为知国舅详稳事,迁殿前副点检。时辽王朝局势动荡,危在旦夕,东北女真勃兴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索县境内。为哲蚌寺属部,由帕巴、尼巴、恰吾、索究、削巴、札仓诺玛等6个措哇组成。原属“霍尔王”,后供奉给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复由五世达赖转赐哲蚌寺。
即“六城”(381页)。
即“客失的迷”(1752页)。
①(?—1739)卫拉特蒙古青海绰罗斯部台吉。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子卓哩克图和硕齐孙,察罕丹津婿。康熙五十五年(1716),进京朝觐,封公品级一等台吉,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罗卜藏丹津举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部。元为开元万户府地。明属福余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称长岭子。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原析置的农安县垦区扩大,复析该县农家、农齐、农国三区土地置此县,治长岭子。为清末实行放垦,割
见“茅戎”(1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