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穆宗
即“载淳”(1844页)。
即“载淳”(1844页)。
契丹早期部落名。为※古八部之一。始见于《魏书》。是称据该书“显祖纪”,他载稍异,该书“勿吉传”记为“具弗伏”;“契丹传”与《辽史·营卫志》记为“伏弗郁”。据契丹古老传说,一神人乘白马,与一天女驾青牛车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州名。汉为西羌地,后为吐谷浑所据。北周建德五年(576),周武帝太子西征吐谷浑,得其河南(黄河以南)地,取廓清之义,置此州。治所在浇河故城(今青海贵德附近)。隋大业(605—618)初,改置浇河郡。唐
珞巴族义都部落杜曲地区首领,抗英法侵略者的志士。清咸丰元年(1851),法国天主教神父噶拉克来到瓦弄,试图从察隅地区进入西藏东南部广大地区传教,随后滞留在察隅地区进行活动,其侵略行径激起珞巴族人民的不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名。又译“畏吾儿沁”、“委兀儿趁”、“威兀慎”、“威武慎”等。原为西蒙古※乜克力部的分支,即畏兀儿近族。成化(1465—1487)初,其首领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剌等率该部入居河套地
即“赵全”(1608页)。
新疆哈萨克族旧婚俗之一。意为“转房”。妇女结婚后,如丈夫病死,要求改嫁,一定要先嫁丈夫兄弟。如无兄弟,则须嫁亡夫的叔伯兄弟,只有本家族无人娶时,方能嫁本氏族其它成员。因女子嫁至夫家,不仅为夫家中一员,
见“敦罗布旺布”(2270页)。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卓啰和南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所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黄河北喀罗川(今甘肃境内庄浪河)东卓啰城(今红城子)。备青海吐蕃与宋熙、河二州。
见“罗武”(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