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爱毕勒达

爱毕勒达

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一译阿拜拉达,全名哈拜都拉·斡里汗。※斡里汗第三子。道光二年(1822)父死,被部众公举为汗。因恐清朝政府责怪,遣弟占图喇苏勒坦进京请谕旨。四年(1824),伊犁领队大臣乐善奉命前往册封。率众赴巴彦乌拉迎接,在距巴彦乌拉70里处,被沙俄哥萨克兵劫走。翌年,复遣弟萨尔拜领回敕书。八年(1828),呈请进京朝觐,获准待驾幸热河时入觐。

猜你喜欢

  • 策论进士

    见“女真进士科”(147页)。

  • 段奈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波儿哈都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六子。驻牧于张家口以北马肺山一带,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与

  • 天聪朝臣工奏议

    书名。后金天聪六年(1632)正月至九年(1635)三月间诸臣的奏疏和策论汇集,凡97篇。1924年,罗振玉将清宫档案收入《史料丛刊》初编,遂定此名。反映满族兴起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

  • 小相公岭

    山名。简称小相岭。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汉源县大渡河南至喜德县之间。最高峰名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越西河与安宁河的分水岭。据近人考:邛部土司、暖带密土司、田坝土司,均以小相岭的“岭”字为姓

  • 阿其古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山歌。歌唱爱情和劳动。以情歌为多。曲调有欢调、悲调、放牛调、花花调等。以男女问答对唱为主,也有独唱。由于在山野田间歌唱,声音大多嘹亮高亢。

  • 五当召

    清代内蒙古著名寺庙。蒙古语“五当”为“柳树”,“召”为“庙宇”。藏语名“巴达噶尔”,意为“白莲花”。汉名“广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五当沟内。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 梅勒特

    见“蔡阳蛮”(2443页)。

  • 精奇里江

    古水名。一作锦衣里江、净溪里江;“里”,一作“哩”;、江”,满语作“乌喇”。因水色黄(索伦语和满语谓“黄”为精奇里,旧亦有说“精奇里”为满语“盛哉”之意)得名。黑龙江北岸最大支流,前苏联称结雅河。源出

  • 彭儒猛

    ?—1027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彭文勇长子。嗣为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景德二年(1005),辰州“诸蛮”进攻下溪州,被其击走,并擒献酋首。获赐锦袍、银带。自陈母老,愿被恩典。诏特加邑封。

  • 韩沙班

    明代撒拉族※下六工土司始祖。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早年协助长房管理“外姓五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一作三十一年),以整顿茶马案功,赐金牌一面,协助土司副千户办茶马事务,授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