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猛哥帖木儿

猛哥帖木儿

①明初瓦剌贵族首领、北元权臣、又译猛可帖木儿。明人称其为瓦剌王,驻牧地在甘凉边外北山一带。14世纪末,部众繁衍,势力日强,渐与北元分庭抗礼。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明成祖)为避免腹背受敌,集中力量对付建文帝,曾遣书给他及鞑靼可汗坤帖木儿,加以招谕。一说其为乌格齐哈什哈先世,一说与乌格齐哈什哈同为一人。②(?—1433)明建州左卫女真著名首领。又名孟特穆。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6世祖。世居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牡丹江西岸马大屯)。父挥厚为元朝斡朵里万户。明初袭父职。因北面兀狄哈人侵袭,于洪武五年(1372),率部溯牡丹江而上,南徙至珲春河畔。约九年(1376)至十七年(1384)间,迁至朝鲜东北面庆源、镜城一带。以防倭有功,“就委镜城等处万户职”。二十一年(1388),又南移至阿木河(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地方,封上将军。以聪明、机敏见称。永乐元年(1403),由建州卫指挥使阿哈出荐举,为明帝所赏识。二年,受诏谕,归顺明朝,赴京朝贡,封建州卫指挥使(一作都指挥使)。八年(1410),与朝鲜关系恶化,率部徙居房州(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一作其近地)。十年(1412),析置建州左卫,为首任指挥使。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八年,先后亲自或遣人入京朝贡,为部属请职,屡受明帝厚赏。二十年(1422),成祖朱棣亲征蒙古,率部从征。二十一年六月,迁回阿木河。宣德元年(1426),以招抚杨木答兀等人功,晋都督佥事。八年(1433),晋升建州左卫右都督。助明辽东都指挥裴俊击退杨木答兀及古州(即具州)野人(女真) 300余人的围攻。旋被杨木答兀及800余七姓女真杀害。清建国后追尊为肇祖原皇帝。

猜你喜欢

  • 仇池

    ①地名。因山得名,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又名河池、百顷、氐池、仇夷、瞿堆。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上有平地,方20余里,田百顷,泉99源。可引泉灌田

  • 载沣

    1883—1952清宗室大臣。字亦云,自号书癖。醇贤亲王※奕譞第五子,※宣统帝父。光绪十年(1884),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十五年,晋镇国公。十六年,袭封醇亲王。二十六年,补授内大臣。翌年,授头等专使德

  • 汶山羌暴动

    晋元康八年(298),在陕西马兰羌、卢水胡起义的影响下,汶山郡兴乐县(四川松潘北)黄石羌、北地卢水胡人成豚坚、安角、成明石等,因与广柔(四川汶山西南)、平康(松潘西南)、文降(汶江)、紫利羌有仇,遂与

  • 达兰泰

    ①清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顾实汗第三子。明崇祯九年(1636)随父自额尔齐斯河徙牧青海,隶青海右翼。驻牧额济纳河和乌兰穆伦河之间,为清初青海和硕特八台之一。 ②(?—177

  • 张伯靖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

  • 边务收支局章程

    清末管理边务财政收支之措施。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边务收支局,并制定管理章程:设总办1员,禀承边务大臣总司出入款项;提调禀承边务大臣及总办稽核一切出入款项;设5科,由总办选专员,边务大臣核准,专办

  • 东部吐谷浑

    唐初吐谷浑之一部。唐贞观九年(635),吐谷浑为唐将李靖所败,其王※慕容顺(伏允之子)率众降唐,受封西平郡王,任东部吐谷浑首领,以伏俟城(今青海共和铁卜卡古城)为中心。不久,慕容顺被部属所杀,子燕王※

  • 杨敬修

    1870—1952近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师、翻译家。字仲明,号秀真,以字行。经名萨里哈。天津塘沽人。回族。父母早亡,由祖父母抚养。少年时以卖烧饼为业,生活清苦。后从师李正先阿訇,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

  • 阿旺丹增嘉措

    1807—1849清代青海地区高僧。藏族。出生于青海之阿柔家族。被认定为夏玛尔·阿旺程勒转世呼毕勒罕,入德庆寺学习,曾担任堪布讲授经法。后拜赛康巴为师。曾居住五台山3年,沿内地驿路到噶塔尔,谒拜木雅格

  • 后凉

    十六国之一。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吕氏所建政权。淝水战后,前秦日趋瓦解,原奉苻坚命征伐西域之氐族首领吕光乘机携带大量宝物东归凉州。于前秦太初元年(386)十二月,自称凉州牧、酒泉公,建都姑臧(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