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又称甘州茶马司。治所在今甘肃张掖。永乐十一年(141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隶陕西布政使司管辖。其交易对象主要是凉州、永昌、山丹诸地的回、蒙、藏各少数民族。正统八年(1443)裁。嘉靖四十二年(1563)复置。治所先后移至庄浪(今甘肃永登)、兰州。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又称甘州茶马司。治所在今甘肃张掖。永乐十一年(1413)置。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隶陕西布政使司管辖。其交易对象主要是凉州、永昌、山丹诸地的回、蒙、藏各少数民族。正统八年(1443)裁。嘉靖四十二年(1563)复置。治所先后移至庄浪(今甘肃永登)、兰州。
见“必把锡鄂特罕”(633页)。
?—617隋朝大臣。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本为鲜卑尉迟氏(尉氏)。隋秦兴县公尉迟崇子。开皇(581—600)初,父战死,袭爵,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官名)者数年,被隋文帝赐姓
汉代匈奴将领。长水胡人。生长于汉地,初仕汉。经协律都尉李延年举荐,出使匈奴,后以延年因故被诛,恐遭牵连,降匈奴,受重用。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受匈奴且鞮侯单于命,案治汉使苏武事,劝苏武归降匈奴,
位于今新疆尼勒克县南约3公里天山深处、喀什河南岸。已发现现存古代采矿竖井10余处,冶炼遗址1处。矿洞竖井内有大量支架圆坑木及大量采矿、碎矿用石器。冶炼遗址发现有经过粗炼的圆龟背形铜锭,以及矿石、炉渣、
见“仆固俊”(318页)。
清朝大臣。又名俘习浑。蒙古正白旗人。纳穆扎尔第三子。乾隆四十五年(1780),受命驻西藏办事。四十八年(1783)回京。五十五年(1790),任驻藏办事大臣。五十六年,廓尔喀侵入后藏,占据聂拉木,其因
见“萧阿剌”(1995页)。
?—1034—1035喀喇汗王朝汗族。哈桑(哈龙)·博格拉汗子。伊斯兰历四一一年(1020—1021),为河中中部地区统治者,从伊斯兰历四二三年(1031—1032)起,拥有桃花石·喀喇可汗称号。四二
古城名。位于今新疆昌吉县。乾隆二十七年(1762)建。城周3里5分,高1.5丈。有4门:东文同、西武安、南谐迩、北燮遐。乌鲁木齐州同驻扎。三十八年(1773),改为宁边州治。四十二年(1777),于其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