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虎

石虎

295—349

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三世皇帝。334—349年在位。字季龙。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勒从子(一作从弟)。勇猛善骑射,为勒宠信,历拜征虏将军,署魏郡太守,镇邺三台,封繁阳侯。晋太兴二年(319),勒即大单于、赵王位后,署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进封中山公。后赵太和三年(330),勒即帝位,授太尉、守中书令,进封中山王。20余年,屡统军征战,南擒刘岳,北破索头,东平齐、鲁,西定秦、雍,克13州。自以功高勋显,助勒成大业,未能承袭大单于位,怀怨。后赵建平四年(333),勒死,太子石弘即位,任丞相,封魏王、大单于。次年,废弘为海阳王,自立为赵天王,次年改元建武,九月,自襄国(治今河北邢台)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晋永和五年(349),称帝,年号太宁。在位期间,复兴学,置国子博士、助教;自幽州东至白狼大兴屯田;敬奉佛教,尊崇天竺佛图澄,故百姓多奉佛,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然志在穷兵,干戈不息,屡与辽西鲜卑段辽争战。建武四年(338),以舟师、步骑各10万击降段辽,取渔阳、代郡、北平、上谷等地40余城。数用兵于前燕慕容皝、东晋,相继破索头郁鞠,朔方鲜卑斛摩头、斛谷提,击羌人薄句大。为备兵,强征士卒,5丁取3,4丁抽2,军满50万,船只万艘,强收百姓马4万匹,致百姓失业,十室有七。荒游废政,恣意营缮,靡金千万起太武殿于襄国,造东西宫于邺,筑台观40余所,征调民夫40余万营建长安、洛阳二宫,选民女3万余人充后宫,其中夺人妇者9千余人。掘赵简子墓、秦始皇冢等历代帝王及先贤陵墓,以取珍奇异宝。死后,诸子争权相杀,权臣擅政,不久,后赵为冉魏所灭。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猜你喜欢

  • 格当库伦

    见“崇寿寺”(2060页)。

  • 八旗生计

    主要指清代京城正身旗人的生活和谋生问题。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圈占的民地分授驻京八旗兵丁为业,又例支饷粮为生,初时家给人足。迨全国统一,承平日久,人口剧增,奢费之俗见长,而披甲、饷米俱有定额,以致旗人生计

  • 扶余县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所辖四县之一(旧有说为仙州属县)。县治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亦有他说:或说为该省四平市西一面城古城;一说在怀德、梨树县一带;旧还有说在今辽宁开原县境或其以北地。辽灭渤海后,部分

  • 它斯罕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

  • 抹骨古等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抹骨古等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

  • 南诏高祖

    见“独逻”(1707页)。

  • 碎字

    元代印活字版西夏文佛经时对活字的称呼。

  • 辛亥制度

    后赵汇编的律令。又称“辛亥制”。晋太兴二年(319),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勒自称赵王,建赵国,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建国后,以乱世律令滋烦,不适应用,遂删简律令,命法曹令史贯志选

  • 掇族

    藏族古部族名。原属吐蕃乌思藏,宋时始附宋,赐姓赵,世居临洮(今甘肃临洮)。元代,该族赵阿哥潘时为名门,即出自“掇族氏”。祖父巴命,富甲诸羌,父于元代官至叠州安抚使,本人亦因屡从军攻南宋有功,历同知临洮

  • 议榔

    苗族民间议事会。类似古代※门款制。亦称勾夯、春酒会、里社会议、丛会、埋岩会议等。各地名称不同,性质基本相似。源于氏族议事会,亦是继氏族公社解体后沿袭其旧有的民主选制度而产生的地缘性榔款组织。氏族每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