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秃发氏

秃发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105年)中,北匈奴在汉、南匈奴联合打击下西迁后,鲜卑据有匈奴故地,并匈奴余众10万余落。长期杂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秃发氏。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故又称河西鲜卑。一说其子寿阗生于被中,鲜卑语称“被”曰“秃发”,因以为氏。西晋泰始(265—274)中,寿阗孙※秃发树机能立,起兵反晋,尽有凉州(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地。咸宁五年(279),为武威太守马隆所败,被部下杀。五传至※秃发乌孤,务农讲武,礼俊贤,治政刑,修邻好,势渐盛,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为都。东晋隆安元年(397),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建元太初,史称南凉。黄河南鲜卑12部大人及岭南羌、胡数万落皆归服。太初三年(399),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同年卒,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建和二年(401),改称河西王。劝课农桑,兴建学校。连败后凉、北凉。次年,弟※秃发傉檀立,称凉王,复都乐都。弘昌三年(404),去年号,称臣于后秦。晋义熙四年(408),大败后秦军,复称凉王。嘉平七年(414),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子贺投奔北魏,后改为源氏。南凉极盛时,据有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分。部民以牧农为业。

猜你喜欢

  • 杨法琛

    南北朝时期氐帅。初据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自称为后仇池国君主※杨盛苗裔。北魏孝昌(525—527)中,举族归附北魏。后受梁封为雄勇将军、北益州刺史、阴平王。梁大同元年(535)十一月,进号平

  • 卡特万

    见“卡特万会战”(547页)。

  • 忽里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呼勒河卫,并说清代有呼勒河在长白山西南,源出分水岭,入佟嘉江(今浑江)。

  • 龙州起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1930年春,由共产党人掌握的桂军警备第五大队共1500余人开赴壮族聚居区龙州,于2月1日在该地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由俞作豫任军长,邓斌

  • 娥清

    北魏大将。又译鹅清。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一说本为鲜卑拓跋氏,明元帝※拓跋嗣之弟,因事被黜,以名为氏。少有将略,累著战功,迁振威将军。以追获宋将刘丰功,拜给事黄门侍郎。泰常八年(423),任中领

  • 破六韩常

    东魏大臣。字保年。附化人。族属匈奴,破六韩氏(潘六奚氏)。匈奴右谷蠡王潘六奚后裔,北魏末年六镇起义军将领破六韩孔雀之子。有胆略,善骑射。孝明帝孝昌元年(525),起义失败,父被杀后,归附北魏大臣尔朱荣

  • 威远御夷府

    元明傣族土司名。至元十二年(1275)置威远州,后改为威远蛮棚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平云南后,改为威远州。十七年(1384),升为威远府。后为麓川思伦法所并,命其部下刀算党统其地。三十一年(13

  • 伊吾司马

    汉代西域官名。东汉顺帝永建六年(131),以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县境)傍近西域,匈奴常抄掠之,汉复令开设屯田。置之,掌管屯田事务。

  • 龙鹤

    见“龙涸”(494页)。

  • 马尔赛

    ?—1669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顺治七年(1650),袭父谭拜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管梅勒章京事。九年,恩诏加世职一等。十五年(1658),从征贵州,获胜。十六年,至江南征郑成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