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对禁忌日的总称。哈尼族忌日繁多,凡属“羊”日(有的地区还包括“虎”日)均为忌日,此外寨内死人,新户迁入,野兽进寨,水牛烂角,黄牛掉尾,猪在寨内生崽,狗在寨外产崽,狗爬上屋顶,寨内外发生火灾,每年第一次响雷、下冰雹、刮大风也视为犯忌。凡遇禁忌日,不事生产,犯了忌讳的牲畜,一律宰杀,由物主本家族以外的同寨人分食。犯了禁忌的家庭或家族要请巫师做礼。最大的禁忌莫过于妇女生了双胞胎、六指(六趾)或五官不全的婴儿,认为会给全寨带来大灾大难,一旦出现,村寨头人就迫令其将婴儿处死,把婴儿父母赶出村寨,其房屋家具全部烧毁,除粮食现金外,一切物资由全寨人分光。为此要新建“龙巴门”,青年男女也要停止谈情说爱一段时间,如当事人富有,可请“贝马”(巫师)做9天大礼,大量宰杀牲畜祭献,方能允许回寨,但在一年之内,他人不敢与之交往,并从此不得参与全寨性宗教活动。家境困难,无力做大礼者,只好暂居山野,待相当时日之后,迁往其他村寨。竜日约占全年1/4到1/3时间,浪费大量物质和严重影响生产。基诺族也有类似宗教活动。

猜你喜欢

  • 蕃长司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机构。时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城镇之一隅,时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负责征收贡税,组织宗教活动。顾炎武言:蕃客“伙首住广州者谓之蕃长,因立蕃长司

  • 伯德尔格

    突厥语音译,意为“商人”、“贸易人”。原籍多为喀什噶尔(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或安集延人。其中多数没有产业,以贩运为生,居住伊犁,为准噶尔贵族及幽禁于伊犁之和卓从事贸易。社会地位低微,与※塔兰奇人

  • 吐豆登

    见“吐豆发”(766页)。

  • 白纛

    内蒙古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喀尔喀等地所供奉之祀神仪物。《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黄金史》都有“九斿白旗”的记载,据说是神矛。在金刚宝矛之下装着圆盘,圆盘上钻有8眼,每眼有白缨。四面四角共有8个陪纛

  • 梅鋗

    于越人。传说先世为越王子孙,因避楚,举族迁丹阳乡,更姓梅。周末,散居湘沅。秦时,随族人徙南海台岭。秦末,番阳令吴芮叛秦,甚得民心。闻知,令族人户出壮丁1人,“编为什伍”,投奔吴芮,劝芮

  • 库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班洪事件

    解放前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沧源地区银矿的武装斗争。沧源的班洪、班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银矿,清初以来就曾大量开采。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云南边疆后,即觊觎此富藏,早在1927年就派人进行秘密勘查,1

  • 阿勒楚喀河

    见“按出虎水”(1623页)。

  • 哈拜都拉·斡里汗

    见“爱毕勒达”(1899页)。

  • 左抵教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一带。相传由缅甸芒海人窄拉于300年前创建;另说发源于德昂族。多为“汝波”、“别烈”支系的德昂族信奉,部分阿昌族、傣族、布朗族、佤族亦信此教。其佛教戒律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