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桑益西

罗桑益西

1663—1737

即五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托嘉竹仓(今西藏南木林境内)。索朗旺扎之子。4岁被迎至扎什伦布寺坐床,拜格西罗丹为师。10岁能写作。16岁到拉萨,承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授沙弥戒,赐名罗桑益西,受大威德金刚灌顶,返扎什伦布寺就任大法台。同年再赴拉萨,在达赖座前聆听法要,拜噶觉苏朗为大经师,益得深造。二十四年(1685),从多吉尊巴受灌顶,从根却吉村受比丘戒。二十七年(1688)、三十三年(1694),两次受诏入京弘法,均未成行。三十六年(1697),在朗卡子宗主持确认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之授沙弥戒,赐法名。四十五年(1706),六世达赖被废,卒于解送北京途中,遂又为拉藏汗所立意希嘉措授戒、命名。五十二年(1713),清康熙帝封其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印,受命助拉藏汗管理西藏事务。自是,“额尔德尼”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的称号。五十六年(1717),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侵扰西藏,为防止及缓和准军的破坏,他亲临拉萨调处,未果。五十九年(1720),赴布达拉,为七世达赖授沙弥戒与比丘戒,赐名。雍正六年(1728),以调解卫藏两军冲突有功,受命治理杠巴拉山以上,杠德士雪山以下(今后藏拉孜、昂仁、彭错林等地)。选派显密皆通者入京弘法。勤奋著作,广度僧伽,受比丘戒者达16000余人,受沙弥戒者13000余人,善知识者4000余人。乾隆二年(1737)圆寂,灵骨存于扎什伦布寺。

猜你喜欢

  • 李贽故居

    在福建泉州南门万寿路。明代思想家、文史家李贽(1527—1602,回族)出身地。青少年时代在此度过。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贽殉难后,改为“林氏宗祠”(因李氏原姓林)。清初改称“林李宗祠”。解放后

  • 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哈尼、卡罗、雅尼、※毫尼、碧约、※白宏、※和泥等自称。此外,尚有※锅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汉族称其为※僾伲,史籍上称※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倭尼、俄

  •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

  • 称海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行政机构。大德十一年(1307)建和林行省时置。隶岭北行省。司治镇海战,又作称海城,故址约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之东,为成吉思汗攻金回师后命大臣镇海领所俘人户就地屯田,于兀里羊欢之地建筑。因地近金

  • 赫连昌

    ?—434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还国,一名折。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次子(《魏书》作第三子)。夏凤翔二年(414),封太原公。四年,封前将军、雍州刺史,镇阴密。六年,领兵攻潼关,执镇将朱令

  • 菩提流志

    572?—727唐代佛教译经师。本名达摩流支。译言“法希”。姓迦叶氏。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12岁出家,学声明数论,精通咒术、阴阳谶纬。60岁时皈依佛教,从耶舍瞿沙学经论。后到各地游历、讲法。武则天长

  • 斡勒忽讷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斡勒忽讷兀惕。为※都儿鲁斤(又译迭儿列斤)蒙古诸部之一弘吉刺部分支。该部同蒙古皇族乞颜·孛儿只斤氏具有世婚关系,成吉思汗之母月伦即属此部,娶成吉思汗幼女阿勒塔伦之泰出、娶蒙哥汗

  • 完颜挞懒

    ?—1139金宗室、大将、开国功臣。亦名昌。女真族。完颜氏。金穆宗※盈歌子,太祖※完颜阿骨打从弟。天辅六年(1122),从完颜宗翰追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今河北省安固里淖),取辽都统马哥群牧。奉命追击天

  • 尼低

    傈僳语音译,意为“祭祀鬼神”。旧时傈僳族备供品向亡灵进行祭祀的仪式。祭祀规模比另一种祭祀仪式“尼古”要小,且即使家中无病、无灾也可行祭,如逢年过节或杀猪、羊时,饭前都要向祖先或亲友亡灵进行祭祀。

  • 阿哈里

    ?—167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初任分得拨什库(骁骑校)。顺治十八年(1661),随军征山东,连战皆捷。康熙十五年(1676),从征陕西,至显义关,败高定、蔡元马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