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语

苗语

我国苗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和越南、老挝、泰国等国邻近中国的地区。国内外使用人口近600万。主要特点有:声母多而复杂,韵母少而简单。除黔东方言外,都有带鼻冠音的声母,如mp、mph、mpl、mphl、mp、mph、nts、ntsh、nt、nth等等。一般都有小舌塞音和清鼻音、清边音声母,如q、qh和m、n、l等。除个别方言、次方言外,都有双唇塞音与l或组成的复辅音声母,如pl、phl、p、ph、等等。一般只有一个鼻音韵尾,鼻音韵尾在前元音后面读作-n,在后元音后面读作-,个别方言、次方言、土语没有鼻音韵尾,但有的有相应的鼻化韵母。没有塞音韵尾,元音不分长短、松紧。声调系统基本上与汉语的相同,古代分为4个声调,相当于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除个别方言外,后来由于声母清浊不同,各又分化为阴、阳两类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调类。除个别方言、次方言外,都有连读变调现象。词根以单音节的居多。合成词多是修饰式的,带前加成分的合成词比较普遍,个别方言特别突出。汉语借词相当多,早期借词单音节的多,现代借词基本上都是双音节的。形态变化不发达,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除个别方言外,量词可以单独作名词的定语,有定冠词的作用。有相当丰富的状词,作动词和形容词的状语,在中心语后。人称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领属性定语和数量词组作定语时,都在中心语前。指示代词作定语、名词作限制性定语时,均在中心语后,形容词作定语,除个别的外,也在中心语后。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根据语言的特点,并参照民族自称、居住地区和生活情况,苗语可划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3个方言。湘西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计有90万;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使用人口约计有210万;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和中南部,云南省东北部和东南部。川黔滇方言内部差别比较大,可分为7个次方言:(1)川黔滇次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叙永、古蔺、珙县、筠连等县,贵州省遵义、毕节、安顺、六盘水、金沙、普定、兴义等县(市),云南省镇雄、威信、文山、砚山、蒙自、屏边苗族自治县等县(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149万。越南、老挝、泰国北部的苗人所使用的语言,属于这个次方言。(2)滇东北次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昭通、彝良、大关、巧家、武定、禄劝、楚雄等县(市)和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30万。(3)贵阳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贵阳市郊区、平坝、黔西、清镇、安顺、长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定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182000。(4)惠水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惠水、长顺、贵定、平坝、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贵阳市郊区,摆金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18万2千。(5)麻山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罗甸、望谟、长顺等县,使用人口约计有12万9千。(6)罗泊河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凯里、福泉、贵定、龙里、开阳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6万1千。(7)重安江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黄平、凯里等县(市),使用人口约计有6万。说3个方言的人相互间不能通话,说7个次方言的人相互间也不能通话,有些方言、次方言土语之间通话也有困难。

猜你喜欢

  • 秃发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105年)中,北匈奴在汉、南匈奴联合打击下西迁后,鲜卑据有匈奴故地,并匈奴余众10万余落。长期杂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秃发氏。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原居塞北,

  • 苏马

    1245—1294元代景教徒。时人称拉班·马·苏马。畏兀儿人。昔班之子。早年从景教总主教马贵哇尔吉受洗礼。至元十五年(1278),同汪古部贝尼尔子马可思从大都(今北京)出发往耶路撒冷朝圣,途经霍山、宁

  • 安世高

    见“安清”(904页)。

  • 都秀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于青海共和县中部沙珠玉、英德尔、黑马河等乡。为海南地区交通要冲。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后解送北京,途经青海湖边该部所居贡噶诺尔(更尕海)时去世(一说逃脱)。初名都秀群木札,原在贵德

  • 吉谟雅丁

    元末明初诗人。汉名马元德。回回人。先世西域巨商,随元世祖忽必烈征战有功,世代为官,定居武昌,至正十七年(1357)中进士,初授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令、浙东元帅。二十六年(1366)晋奉化(今浙江奉化)

  • 和通吉卫

    见“禾屯吉卫”(592页)。

  • 田菑

    ?—1555明代湖广永顺土官。抗倭英烈。土家族。隶永顺宣慰司(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嘉靖三十四年(1555),奉调随宣慰使※彭翼南、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率土兵开赴松江抗倭前线,率本部土兵为先锋,深入敌穴

  • 元史续编

    书名。明胡粹中撰。16卷。作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官楚王府长史,鉴于明初所修《元史》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阙漏,乃仿《通鉴纲目》体例,起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终顺帝至正二十八年

  • 裴玢

    747—812唐初疏勒王裴绰五代孙。出生于长安,成年后曾作金吾将军论惟明的兼人。建中四年(783)冬,朱泌之乱时,因在奉天(今陕西乾县)护德宗有功,封奉天定难功臣,忠义郡王。后任鄜州节度使辖下都虞侯。

  • 阿保谨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