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汉分治

蒙汉分治

清后期统治蒙古的一种政策、措施。清政府原在蒙古地区实行封禁政策,严禁汉民前往耕种定居,后因蒙古王公私自招流民开垦,既成事实,至晚期复因实行“新政”,大量放垦,汉民留居蒙地者日多,乃在汉民集中地区,割旗地以置府、厅、州、县,实行“蒙汉分治”,实行旗县并存,以旗辖蒙,以县管汉的局面。由于旗县交错,机构重叠,彼此侵权攘地,纠纷不断,流弊甚多。后复演变为新设道、府、州、县兼有辖治蒙民、蒙地的权力。如洮昌道,除辖洮南、昌图两府各州县外,还兼管科尔沁六旗事务;光绪三年(1877)设置的奉化、怀德、康平等县,均有兼管境内蒙民的职权。蒙汉分治的结果,使一些盟旗的辖境大为缩小,有的旗则因土地被析出置县而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哦段

    壮语音译,又称花街。壮族青年男女娱乐社交活动场所,与“歌圩”相似。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每年夏历三四月间举行,每次为期3天。有固定地点。届时,远近的壮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男的带沙糕、花生

  • 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1299—1327元代乌思藏高僧、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帝师。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为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之侄孙,萨迦寺座主达尼钦波·桑波贝之子。元至大二年(1309),被元武宗迎至大都(今北京)。延祐

  • 柯尔克孜历

    新疆柯尔克孜族传统历法。柯尔克孜族先民在古代就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其排列顺序依次为: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每12年一轮回。又将一年分为12个月,3个月为一季,并以动物名称结

  • 寿陵

    西夏仁宗李仁孝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辛古不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景宗※彰愍宫

  • 提伦

    十六国时期鲜卑首领之一。见“密贵”。(2122页)。

  •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

  • 实里薛衮

    契丹语音译。冠名。《辽史·国语解》谓“祭服之冠,行拜山礼则服之。”辽朝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祭山时,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

  • 赤面国

    吐蕃之别称。又称赭面国。据敦煌汉文文书《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有此称。有藏文“gdong dmar gyi yul”意译。参见“赭面图”(2487页)、“吐蕃”(765页)。

  • 赤翟

    见“赤狄”(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