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袭殓

袭殓

朝鲜族丧礼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给死者净身,换寿装谓之“袭”。入棺事宜,谓之“殓”。袭的具体做法是:病人死后,脱去当时所穿衣服,用泡紫檀香水,按头、手、上下身顺序擦洗全身。梳好头发,将落发存于标有“发”字样的小布袋中。再剪去手、脚指甲,将其分放于标有左、右手、脚字样的4个小布袋中。把棉布或丝绸做的寿衣,按先下后上的顺序给死者穿戴即成。殓的具体做法是:入棺前,先用麻布或棉布将尸体捆7道,放在“七星板”上,将装有指甲的小布袋按所标分别放在死者的左、右手、脚之侧,再将装有落发的小布袋置于头顶上方,然后用白布覆盖全身,盖棺。棺盖两头分别写“上”、“下”,以示头、脚之别。最后棺盖上蒙红布,写白色字,如死者是男,就写“某官(无官职者则写学生)某贯某公之柩”;是女,就写“某封”,无封者则写“孺人某贯某氏之柩”。

猜你喜欢

  • 畏答儿

    ?—1203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忽亦勒答儿、愠里答儿、畏答而等。原为忙兀部首领,依服札只剌部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因不满札木合的残暴,率众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折箭誓忠。铁木真嘉其诚,赐号“薛禅

  • 贺兰部

    匈奴部落名。亦作贺赖。一说部名源于贺兰山,该部“居贺兰山下,因以为氏”。“贺兰”一称源于北方一些古代民族对马的称呼。入塞匈奴19种中有贺赖。首领称“单于”、“莫何弗”。东晋升平元年(前燕光寿元年,35

  • 历城

    古地名。①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成县北)。距仇池山120里。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杨定从后秦逃回陇右,遣使于前秦苻丕,受封雍州牧、骠骑大将军,徙治此城。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

  • 什扈尔伯克

    参见“什和勒伯克”(317页)。

  • 猛安

    金代女真人职衔名,社会组织与军队单位名。本为女真人统军首长,金建国后逐渐演变为爵衔名及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组织名称。详见“猛安谋克”。

  • 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

    见“夷离毕”(760页)。

  • 他卜浪

    即“塔布囊”(2157页)。

  • 天魔舞

    见“十六天魔舞”(10页)。

  • 银州

    州名。北周保定三年(563)置。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隋废,唐贞观二年(628)复置,曾改银川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占领。崇宁五年(1106)宋改银川城,后复归夏。

  • 望蛮

    古族名。唐代居于永昌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佤族先民,至今还有一些佤族自称望的。当时他们居于山林,除狩猎、采集外,还从事原始刀耕火种农业和饲养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