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十六家土司

西宁十六家土司

明清时期驻居于西宁地区诸土司统称。即:西祁土司,原西宁卫指挥使祁贡哥星吉裔,土族(一说蒙古族),世居西宁县南90里寄彦才沟高墙堡等地,辖土民800余户;东祁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朵儿只失结裔,蒙古族,世居民和县上川口胜番沟,辖土民1000余户;东李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南哥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民和上川口,辖土民4000余户;西李土司,西宁卫都指挥同知李文裔,土族(一说党项),世居西宁县东30里乞塔城西伯府,辖土民963户;汪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南木哥裔,土族,世居西宁海子沟,辖土民700余户,藏民18户;吉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吉保裔,土族(一说藏族),世居西宁县西60里癿迭沟吉家庄,清末辖众100余户;纳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沙密(蜜)裔,土族,世居西宁城南7里纳家庄,清末辖土民200余户;赵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赵朵尔只木裔,藏族,世居乐都县北40里赵家湾,清末辖土民300余户;阿土司,西宁卫指挥同知失剌裔,蒙古族,世居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县)东50里白崖子,清末辖土民300余户;冶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薛都尔丁裔,维吾尔族,世居碾伯县南120里米剌沟,清末辖土民100余户;甘土司,西宁卫指挥佥事帖木录裔,土族,世居碾伯县境之关都川(今民和甘家庄),辖土民300余户;朱土司,西宁卫世袭指挥佥事癿铁木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朱家堡,辖土民100余户;辛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朵力癿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380里王家堡泉儿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陈土司,西宁卫指挥使陈义裔,汉族,世居西宁县北50里陈家台,清末辖众600余户;喇土司,碾伯县指挥佥事哈喇反裔,土族,世居碾伯县东南280里哈喇庄、上喇庄,清末辖土民100余户;李土司、碾伯县世袭百户李化鳌裔,土族,世居民和松树庄,辖土民100余户。

猜你喜欢

  • 杨孟孙

    ?—511南北朝时期阴平国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氐人。※杨广香曾孙,※杨崇祖子。父卒后,自立为阴平王,遣使通好于南齐,又受魏益州刺史裴宣之招抚,遣子与魏通和。拥众数万,势颇盛。梁天监元年(502

  • 行国

    中国古代文献对游牧民族的泛称。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意谓以游牧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如“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自是以后,遂为历代学者沿用。如《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

  • 西原蛮

    唐代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黄峒蛮、乌武僚、峒僚。东汉至隋唐时称乌浒人(与“乌武”同音异写)。居地中心在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三角洲地带),故名。因其首领多黄姓,如黄乾曜、黄少卿等,故又有“黄峒蛮”之称。

  • 喜惹桑布

    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一世。“阿嘉”藏语意为“父亲”。传说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故称。出生于青海塔尔寺阿昌地方。曾获塔尔寺“格西”学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塔尔寺堪布

  • 图尔额依格尔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图尔格依格尔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密尔杂曾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300余里乌帕喇特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旧土尔扈特部东路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汗族子奇布腾随汗归清,封札萨克固山依特格勒贝子,建旗。分3佐领。隶乌讷恩素珠克图东路盟,归库尔喀喇乌苏(今新疆乌苏县)大臣管辖。四十八年(1783)

  • 失宝赤万户府

    元置。失宝赤,一作昔宝赤、锁宝直。蒙古语“失宝”,“司鹰”之意;“赤”,官人之谓。元为管鹰人所设的万户府,属开元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孙吴县霍尔莫津屯,一说在该省爱辉县境,或说在爱辉城附近。由专人打捕、

  • 博彦图萨尔

    卫拉特蒙古人旧节日。蒙古语,意谓“福月”。又称“隆来节”。主要流行于阿拉善及新疆蒙古地区。在卫拉特人中,每当四月届临时,自初一起至十五日,即要禁屠吃素15天,并举行“嘛呢”经会5—7天。念经期间,不和

  • 拉休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为上、下阿拉克硕2部之合称。玉树25族之一。牧地跨子曲河南北。东界扎武、苏尔莽,北接迭达、玉树,南抵囊,西临格吉麦马。有百长12员,属民500余户,多畜牧帐居。信奉喇嘛教黄、红

  • 玄烨

    1654—1722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世祖福临第三子。1661—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顺治十八年(1661)嗣位,时年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康熙六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