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阳蛮

西阳蛮

东晋南北朝时期西阳郡诸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汉称※江夏蛮。晋代其地属豫州,又称豫州蛮。多为※廪君蛮及※槃瓠蛮之后裔。北魏泰常八年(423),蛮王梅安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顺。始光(424—428)中,拜梅安侍子豹为安远将军、江州刺史、顺阳公。刘宋之世,又分别封其首领梅虫生、田治生、梅加羊等为高山侯、威山侯、捍山侯。元嘉二十八年(451),其族杀南川令刘台及家口,与当时淮、汝至江,沔诸蛮同举兵反宋。宋遣沈庆之等征讨。宋太宗时,首领田益之、田义之、成邪财、田光兴等随宋军攻克郢州。田益之受封为辅国将军、都统四山军事、边城县王。又以蛮户立宋安、光城二郡(今河南光山一带),以田义之为宋安太守,田光兴为龙骧将军、光城太守,成邪财为阳城县王,世袭其爵。北魏兴光(454—455)中,蛮王文武龙降魏,拜为南雍州刺史、鲁阳侯。太和十七年(493),首领田益宗率部曲4千余户求属北魏,拜为冠军将军、南司州刺史、光城县开国伯。二十年,北魏遣田益之攻南齐司州龙城戍,未遂。诸蛮后裔,与土家、苗瑶等族关系密切。

猜你喜欢

  • 武川镇

    见“六镇”(382页)。

  • 阿必达

    ?—1736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世居察哈尔地方。姓阿拉克奇特。康熙十五年(1676),以护军随贝子傅喇塔征耿精忠部于温州。十六年,征何祜于泉州,以先登破城,得“巴图鲁”号,授护军校。二十年(168

  • 基巧

    藏语音译,又作基恰,意为“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属下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多设四品以上僧俗官员各1人主事。上对※噶厦负责,下领所属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谿 (庄园)。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昌都

  • 王昙

    1762—1817清代学者。字仲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著作甚多,有《烟霞万古楼文集》,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录》载其所著《西夏书》4册,未见传本。

  • 香炉山

    山名。位于贵州凯里西。因形似香炉而得名。地处苗、侗等族聚居地内。山陡绝,壁立千仞,延袤30余里。众山环列,须盘桓三四重悬崖峭壁而上,至顶约70余丈。顶上较平坦可容数万人。一流溪可沃畴千亩,溪入重安江。

  • 沙州斯珍根借契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见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系民间借据。内容记:斯珍根借刘禄敦汉地绳索1(梱)、短幅纸张10梱。偿还期在龙年秋季之最后一月二十日,斯珍根无论身在何处,境况如何,即使财产被夺,均

  • 锡伯语

    我国新疆境内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我国东北和新疆两个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已转用汉语、汉文;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仍使用本民

  • 耶律萨剌德

    见“萨刺德”(2007页)。

  • 金光明最胜王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唐义净10卷本。西夏惠宗时安全国师白智光译。木刻梵夹本,前有兰山石室岩云谷慈恩寺一行沙门慧觉所集流传序,首述此经流传东土后先后5次由梵译汉的经过,其中包括译经朝代、时间、主译人、译经

  • 长庚

    ?—191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字少白。初任县丞、知县,后以翼长从伊犁将军荣全备边。以白彦统结西宁回众进围哈密,奉命前往镇压,解沙山子围。光绪六年(1880),授巴彦岱领队大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