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诺伙

诺伙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贵族等级和主要统治者。彝语音译。“诺”意为黑色,该族以黑色为贵;“伙”意为群体,因其自认为是彝族的主体,故亦含有主体之意。汉语称“黑彝”。自诩血统纯洁高贵,严禁本等级与被统治等级通婚,世代保持贵族身份,虽一时穷困破败,亦能靠家支和亲友的援助,重振家业。以家支组织为统治工具和加强内部团结的纽带。用天命论、血统论观念维护自己对多数人的统治。在辖区内拥有最高政治、经济特权。人口仅占总户数的6.9%,却占有凉山90%的地盘。鄙视劳动,靠剥削奴隶为生。占有大多数阿加、呷西奴隶,曲诺亦隶属之(三者统称为“节伙”,即被统治者,汉称“娃子”)。具有勇猛苦斗、视死如归的尚武精神。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以对外抢劫财物、掳掠人口为荣,但不许偷盗本家支的财产。利用习惯法维护本等级的利益。一般皆善于以格言、谚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从毕摩学习文字。民主改革时,此等级基本上被划为奴隶主阶级。

猜你喜欢

  • 李文饶文集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 随缺地

    旗地分配之一。清廷按照八旗官员品级、兵丁差务的不同而分别拨给一定数额的地亩,即以官兵之“缺”(职位)的高低而定其旗地的数量。如头、二等侍卫(三、四品),每员给以10名壮丁地(每一壮丁地为30亩);前锋

  • 突骑施贺逻施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伊犁河中下游北岸。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突骑施贺逻施啜。显庆二年(657),唐平阿史那贺鲁后,其地归唐,

  • 耶律吴十

    ?—1139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东京(今辽宁辽阳)人。辽亡前夕,于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五月投金,随金将完颜蒲家奴兵招谕辽兵,获辽留守迪越,并降群牧官木卢瓦。天辅六年(1122),从金太祖追辽天

  • 洛桑丹白旺秀

    1869—190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五世。光绪三年(1877),在北京雍和宫经金瓶掣签选定为阿嘉四世转世灵童,是为五世。七年(1881),进京。九年(1883),简放副札萨

  • 可坦买里城

    古城遗址。位于今新疆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布拉克把什村北约600米处。北倚科古尔琴山,南滨伊犁河。海拔690米。城呈方形,边长200米,城垣尚存,以土夯成,宽约10米,残高约1—2米不等。城外有护壕,宽1

  • 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

    见“车凌”(277页)。

  • 窝集卫

    见“兀者卫”(108页)。

  • 伊拉齐卫

    见“亦里察卫”(873页)。

  • 厘日

    元朝大臣。唐兀人。乞台普济子。初事晋王甘麻剌,以谨敏称。大德四年(1300),转事海山于潜邸。十一年(1307),武宗即位,授资德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十月,进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行大宗正府也可札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