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豆卢绩

豆卢绩

546—590

北周、隋朝大臣。字定东。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人。原鲜卑慕容氏。后改姓豆卢。魏柔玄镇大将豆卢苌孙,司会中大夫豆卢永恩子,楚国公豆卢宁嗣子。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封义安县侯。周闵帝即位,授稍伯下大夫,改封丹阳郡公。明帝(557—560年在位)时,为左武伯中大夫。欲习经义,拟离职,游“露门学”(北周朝廷所立学校),敕以本官入学。武帝即位,任渭州刺史,有惠政,诸族安服。天和二年(567),授邵州刺史,袭嗣父爵楚国公。历天官府司会、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史。大象二年(580),拜利州总管,进位大将军。以平安益州总管王谦之乱,进上柱国。隋开皇二年(582),为北道行军元帅以防突厥。四年,任夏州总管。因其女嫁汉王杨谅为妃,益受宠信。十年(590),以疾还京,卒,谥襄。

猜你喜欢

  • 四獒

    又作“四狗”。蒙古语称“朵儿边·那孩思”。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开国功臣者勒蔑、忽必来、哲别、速不台的共称。成吉思汗赞誉其四人“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故有是称。凡临阵,四人

  • 黑河府

    地名。又称黑河副都统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北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黑河市。民国元年(1912)废,改属瑷珲直隶厅。1934年,设置黑河省。沿革、民族详见“瑷珲直隶厅”。

  • 迭儿列斤蒙古

    见“都儿鲁斤”(1817页)。

  • 洛垒云端

    见“罗垒云端”(1419页)。

  • 失怜千户所

    元置。失怜,清作锡林。因设于锡林河流域得名。治所在前苏联沿海州苏昌河西。居民多为女真人。初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明代为野人女真分布区。

  • 赫斤

    见“赫哲族”(2422页)。

  • 毌丘俭讨高句骊

    三国魏对高句骊的一次反击战。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骊东川王忧位居(汉文献皆作其父位宫,此据《三国史记》)屡侵扰辽东郡西安平县(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叆河尖古城),幽州刺史毌丘俭于正始五年(一作六

  • 禁约青海十二事

    清加强统治青海蒙古之条款。雍正二年(1724),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之乱平定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奏准施行。主要内容有6方面:一、不准青海蒙古人自称盟长,并扰累番众。二、不准和硕特部兼并喀尔喀、辉

  • 骆田

    骆越人耕作的稻田称谓。古时居于交趾一带的骆越人利用江河潮水的涨落而垦种之稻田,据《水经注》引《交州外域记》云:“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骆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 奇通阿

    ?—1763清宗室、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郎后裔,辅国公巴赛之子。初授辅国将军,袭辅国公。乾隆元年(1736),授正红旗满洲都统。三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七年(1752),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