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62

东汉时西域莎车王。※康弟。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兄卒,嗣位。引兵袭破拘弥、西夜国,杀其王,使康两子为拘弥、西夜王。十四年(38),与鄯善王同遣使至洛阳进贡。时西域贡道初通,葱岭以东诸国皆为所辖。十七年(41),遣使奉献,请置西域都护。光武帝初以其父子兄弟相约事汉,宜加位号,赐以都护印绶及车旗、黄金、锦绣等物。继纳敦煌太守裴遵言,为避免“假以大权”,“令诸国失望”,收回都护印绶,更以汉大将军印,乃衔怨。仍诈称大都护,移书诸国,重求赋税。恃兵马强盛,数攻龟兹等国、谋并西域。二十二年(46),知汉局势初定,都护一时难至,派人函致鄯善王,使绝通汉道路。以使者被杀,举兵击鄯善,杀略千余人。同年冬,攻克龟兹,并其国;复杀妫塞王,立己子则罗为龟兹王,并自将诸国兵数万伐大宛,执杀于阗、拘弥、姑墨、子合等王。明帝永平三年(60),以于阗王休莫霸结拘弥杀莎车驻守皮山镇将,遣太子、国相将诸国兵击于阗王休莫霸,后自将攻之,均大败,脱身逃归。四年,为莎车相且运、于阗王广德诱执。越岁余被杀。

猜你喜欢

  • 毗·囊热拉赞

    吐蕃大臣。《五部遗教·大臣遗教》作毗·纳木热赞或尚热拉赞。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系当时“九大舅臣(尚论)”之一。“九大舅臣”凭藉身居要职,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争夸财势,或以功勋

  • 喀喇沙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维吾尔语,“黑城”之意。康熙(1662—1722)中,准噶尔部噶尔丹占其地为牧场。清朝平定准部后,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喀喇沙尔城。城周254丈,高1

  • 慕容曦光墓志

    唐代吐谷浑人墓志。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刻制。1927年(一说1945年)出土于甘肃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第一号墓中。原存武威文庙。石高广各61厘米。志文23行,行25字。石四侧各刻石像3人,

  • 额儿古涅昆

    即“也里古纳昆”(144页)。

  • 安抚使

    官名。始于隋代,为行军主帅临时的兼职。唐玄宗以后,由皇帝派朝臣巡视因兵燹或水旱等而受灾的地区,称安抚使、安抚处置使或宣慰安抚使。不常设。宋代常以重要地方守臣兼领,或称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事。若以

  • 博硕克图汗

    见“噶尔丹”(2499页)。

  • 吴提

    ?—44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大檀子。北魏太武帝神䴥二年(429),父因惨败于北魏发疾而卒,在危难中继可汗位,号“敕连可汗”(意为神圣之王),被迫采取南和北魏,另图复兴之策。

  • 河州茶马司

    明代茶马交易官署名。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市。洪武七年(1374)置。初置司令、司丞各1员。十五年(1382),改称大使、副使。一度因茶贱马少,受命兼领洮州司(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终明之世,一直是明政府与

  • 商上

    清代文献对西藏地方政府中管理库藏及财物收支的机构※拉恰和※孜恰的称谓。拉恰设在大昭寺内;孜恰设在布达拉宫,位于布达拉山上,“孜”即山上之意。两机构的主管官均称“强佐第巴”。因它们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中握

  • 慕容定

    ?—401十六国时期后燕太子。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国君慕容盛子。初封辽西公。长乐二年(400),立为皇太子。次年,父为前将军段玑所杀,太后丁氏以国事多难,宜立长君为由,废其太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