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
?—前112
汉南越国第四代国君。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明王※赵婴齐之子。其父质汉廷10余载,娶邯郸樛氏女为妻,兴生于长安,后与母橦氏随父归国。父嗣王位后,被立为太子。即位后,尊母樛氏为皇太后。在母樛氏怂恿下,上书汉朝廷请内附。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遣使南越,“欲令入朝,比内诸侯”。遭国相吕嘉等人极力反对。樛氏恐吕嘉等人有变,欲恃汉使之势力先除嘉等,未遂。次年,武帝得悉吕嘉作梗,“兴及樛势弱,无以制嘉”,遣韩千秋与樛氏弟校尉乐率兵入越地。嘉知势不能已,遂叛,弑兴及樛氏。
汉南越国第四代国君。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明王※赵婴齐之子。其父质汉廷10余载,娶邯郸樛氏女为妻,兴生于长安,后与母橦氏随父归国。父嗣王位后,被立为太子。即位后,尊母樛氏为皇太后。在母樛氏怂恿下,上书汉朝廷请内附。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遣使南越,“欲令入朝,比内诸侯”。遭国相吕嘉等人极力反对。樛氏恐吕嘉等人有变,欲恃汉使之势力先除嘉等,未遂。次年,武帝得悉吕嘉作梗,“兴及樛势弱,无以制嘉”,遣韩千秋与樛氏弟校尉乐率兵入越地。嘉知势不能已,遂叛,弑兴及樛氏。
见“女真译语”(147页)。
明代云南西双版纳贵族。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三宝历代之弟。天顺元年(1457),宣慰刀霸羡自杀后,与族众共举其兄三宝历代为宣慰使,声称:“众人同意推吾兄为主,甚善,无论山地,或是水田,但给余足够衣食者
即“蒙古”(2323页)。
部分白族的他称。指居于今贵州省毕节地区的白族。主要散居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赫章县,两县人口2千余人,与当地彝族、汉族杂居。有张、苏、李、赵、许、钱、杨7姓,故被当地汉族称为“七姓民”,彝语称“罗
见“卜寨”(18页)。
见“据曲”(2039页)。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
见“最玛”(2221页)。
又作奔古尔著簇、奔古尔着簇。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成化六年(1470),族人龙卜节等入朝贡马及盔甲等物,赐以衣服、彩缎等。此后,其首领不断依例入贡明廷。成化十二年(1476)派米
见“古雷寺”(4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