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达尼雅尔和卓

达尼雅尔和卓

?—约1730

18世纪初期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又译达尼雅勒、达涅尔、达尼亚和卓等。乌拜都拉和卓次子。17世纪末,穆罕默德·额敏汗政权崩溃,偕兄舒艾尤布和卓逃克什米尔。寻阿帕克和卓死,白山派统治集团内讧,被叶尔羌汗王后裔阿克巴什汗迎归主持政教事务。屡与喀什噶尔(今喀什)白山派玛罕木特纷争。为安定叶尔羌(今莎车)政局,复拥立布鲁特首领哈西姆苏勒坦为叶尔羌汗。后失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说1715),率众降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受命为前驱,进袭喀什噶尔,俘白山派玛罕木特和卓,与玛罕木特一起被羁留伊犁。五十九年(1720),归叶尔羌,被任命为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四城阿奇木。雍正五年(1727),晋叶尔羌帕夏(王),受权征收黑山派瓦哈甫土地租税。

猜你喜欢

  • 狄柤

    春秋时众狄之一。亦作翟柤。约分布在晋东南,后随众狄北移。与晋国为邻,筑有坚城,兵力强健。《国语·晋语》载:“献公田(猎),见翟柤之氛(氛,凶象也),归寝不寐”。因内部矛盾,其君“好专利而不忌”,“君臣

  • 带婚

    苗族婚俗。也叫抢婚。盛行于贵州威宁、云南昭通等地。凡男女双方互相订约结为终身伴侣,女方父母加以干涉不能成婚时,男方便利用花场或赶集日,邀请几位亲友,将女子请到预约地点成婚,婚后再向女方父母提亲,女方父

  • 济宁郡王

    元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至元二十四年(1287),弘吉剌部主德薛禅曾孙帖木儿驸马受封。

  • 闪继迪

    明代诗人。字允修。云南永昌(今保山县)人(一说上元人,寄籍保山)。回族。万历十三年(1585)中举,官吏部司务。为人正直,能文善诗。作品大多清新蕴藉,构思新颖,意境开阔。常与文学家杨升庵等相互唱和。著

  • 年遐龄

    ?—1727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初由笔帖式授兵部主事,累迁刑部郎中。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河南道御史,历迁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湖广巡抚等职。三十八年(1699),奏

  • 乾隆南笼府志

    贵州地方志书。清李其昌纂修。其昌字敬伯,四川成都人,时任南笼知府。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成书。8卷。为南笼府第一部志书。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赋役、营建、秩官、选举、人物、艺术、外志9纲,共25目,

  • 阿卓兹目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 傣文

    我国傣族使用的文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着四种形体不一的文字:傣仂文(西双版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傣端文)。这四种文字都来源于古印度文字母,与泰文、缅文,老挝文和柬埔寨文同属一

  • 玛木克呼里

    见“玛木特呼里”(954页)。

  • 前秦世祖

    见“苻坚”(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