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郑和

郑和

1371—1434

明代著名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南昆阳(今属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元代政治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后裔。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深受乡里敬重。洪武十五年(1382),明将傅友德等攻占云南,和被虏,沦为太监。建文元年(1399),从燕王朱棣起兵,参加“靖难之役”。朱棣即位,以功赐姓郑,升内官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官至南京守备。永乐三年(1405)六月,奉命与副使王景弘率舟师远航,通“西洋”(时称今从加里曼丹到非洲之间之海洋各国)。率大小船只63艘,回汉官兵计27 800余名,自苏州浏家港(今江苏太仓县东浏河镇)出发,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剌、锡兰(今斯里兰卡),至印度洋西岸古里国折回,历时两年。至宣德八年(1433) 28年间,相继7次(或说8次)远航,经历30余国,远达非洲东岸、红海海口。最后一次航行时,年逾60岁。回国途中,于宣德九年(1434,一说十年)卒于古里(今西印度卡利卡特,或说病逝于南京)。为打开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不少有关郑和的遗迹。其航海图及随行人员之著作,是研究明代中外交通史和亚非民族史的重要文献。对地理学、航海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 吕定琳

    渤海王国大臣。康王大嵩璘时官匡谏大夫、工部郎中。唐贞元十一年(日本延历十四年,795),奉使聘日告文王丧及嵩璘即位。海中遇大风,漂至虾夷境遭劫掠,十一月,转至出羽登陆。次年四月,入日京城(今日本奈良)

  • 清理地亩总局

    内蒙古西部清理地亩的机构。民国三年(1914)二月成立,吕均任局长,胡懋铖任副局长。下设两处,办理归绥(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县已垦余地及土默特地亩事宜。曾制订《清理地亩总局简章》6章20条。同时修改

  • 大安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惠宗大安年间(1075—1085)。传世有铜质大小多品;有背无文、背俯月与折二钱等几种。

  • 班班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二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蕃国朝贡仪,将其列入全国可按定例朝贡的30长官司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与松潘地区其他1

  • 尼满卫

    见“亦蛮卫”(872页)。

  • 塞曷支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旧唐书》称该部“居啜河(今哈拉哈河)之南”,《新唐书》谓“居啜河之阴”,具体所在可分为南北中三说。南说为少数人之见,定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交界的霍(一作呼)林河之南。北说乃清

  • 彡姐羌起义

    西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陇西郡地震。后境内连年不收,四方咸困,黎民饥馑,无以相救。永光二年(前42),陇西乡姐种羌联合诸部落共七种羌起义,攻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众达3万人。汉朝派右将军冯奉

  • 郑和

    1371—1434明代著名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或作三宝)。云南昆阳(今属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元代政治家、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后裔。世代信奉伊斯兰教,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深受乡里敬重

  • 毛割石

    即“蒙古”(2323页)。

  • 北魏道武皇帝

    见“拓跋珪”(1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