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野狐岭

野狐岭

山名。又译扼胡岭,隘胡岭,蒙古称忽捏坚答巴。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辽金为边防重地。元太祖六年(1211),蒙古军大败金军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击北元兵。 ②元代驿站名。为元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路(又称纳钵西路)驿道上的驿站之一。位于兴和西南三、四十里,即今张家口西北膳房堡北。其地高寒,七月初宿岭下,早起仍极冷,手足俱冻。过岭后东南盘折而至平地。气温骤高。

猜你喜欢

  • 战国末东瓯王。秦并天下后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秦末众诸侯叛秦,率东瓯族人从鄱阳令吴芮反秦。后楚汉相争,又附刘邦击西楚霸王项籍,因佐汉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被封东海王,定都东瓯(今浙江温州

  • 豆卢宁

    500或504—565西魏、北周将领。字永安。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柔玄镇将豆卢苌(一作长)之子。骁勇善骑射。北魏永安(528—530)中,以别将

  • 割鹿

    即“葛逻禄”(2184页)。

  • 博罗尼都

    见“布拉呢敦”(470页)。

  • 博木博果尔

    清初索伦部著名首领。又作博穆博果里、博穆波果尔、博古里、奔博果尔、奔波果尔。鄂温克族(一说达斡尔族)。世居额尔古纳河与精奇里江之间,以地为姓。以才勇见长,得众心,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下辖多科、噶尔达

  • 大义宁国

    五代时继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之后建立的政权和国号。后唐天成四年(大天兴国尊圣二年,929),剑川节度使杨干贞(白蛮)废大天兴国主赵善政(白蛮)自立,建此国号,改元兴圣,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

  • 哈利勒·速檀

    ?—1509或1510明代天山乞儿吉思(柯尔克孜)人首领。东察合台汗国阿黑麻汗(一称土鲁番王)之子。明弘治十七年(1504),父卒,兄弟为争夺汗位内讧。长兄满速儿汗继位后,受排斥,西奔天山乞儿吉思处,

  • 倘不能

    即“塔布囊”(2157页)。

  • 拉拉山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辽城州都督府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乾封元年(666),唐再征高丽,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唐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其为九都督府之一。后废。此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曾攻拔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