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子出征

长子出征

蒙古第二次大规模西征。又称“拔都西征”。元太宗七年(1235),窝阔台汗召集诸王大会,定议出兵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兵,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遣长子从征。因长子出征“人马众多,威势盛大”(《元朝秘史》),故有是举。出征诸王有:以拔都为首的术赤诸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及其弟合丹,拖雷长子蒙哥及其弟拔绰,察合台长孙不里,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等。以拔都为全军统帅,速不台为先锋,全军共15万人。次年春,蒙古军正式出师,几年中,攻破不里阿耳,相继征服钦察与阿速部,长驱直入斡罗思国土,略取多座斡罗思城邦。十二年(1240),攻克乞瓦(今基辅)城后,分军攻入孛烈儿(波兰)与马札儿(匈牙利)等国,进军至多瑙河,取马茶城(今布达佩斯),军威震撼整个欧洲。乃马真后称制元年(1242),闻知窝阔台死讯,拔都率军东返,后在亦的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筑萨莱城,建钦察汗国。

猜你喜欢

  • 达达

    见“鞑靼”(2488页)。

  • 蒙文周报

    刊物名。由绥远省党部主办。1933年6月创刊。蒙文石印,16开。宗旨为传达国内外要闻,启迪蒙胞智识,融洽蒙汉感情,共同救国、建国。主要内容为有关蒙旗地方军事、政治、实业、教育、建设及社会新闻等。193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所辖喀喇沁左、中、右翼3旗和土默特左、右翼2旗及后附的喀尔喀左翼旗、锡埒图库伦旗,在土默特右翼旗(今辽宁朝阳)境内卓索图地方会盟,故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内蒙古昭乌达盟南部,大凌河

  • 敕燃马牌

    西夏符牌名。铜质,底盖合套式。圆形,径17.7厘米,底宽6.7厘米。有穿,穿纽刻错银西夏文“敕”字。盖上刻花纹图案,底内壁镌勾线西夏文“敕燃马牌”4字。造型别致,工艺精美。为西夏宫廷传递诏令、下达军情

  • 刘震寰

    1912—1971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河北沧县人。回族。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历任中共冀南抗日第六军分区六大队指导员、沦县五区区长、津南支队第六大队长、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

  • 大彰可

    见“脱原保”(2081页)。

  • 桑朗温恺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兵进藏时,调土兵600于拉里、巴塘地方护送粮饷,又随征郭罗克,俱有功,加宣慰使衔。卒,子桑朗容忠嗣 。

  • 墨竹宫

    参见“墨竹工卡”(2509页)。

  • 萧仲宣

    1094—1157辽末投金大臣。本名野里补。契丹族。为越国王※萧仲恭同母弟。史载其聪敏好学,沉厚少言。在辽时,因母为辽道宗季女,五岁时,即遥授郡刺史,累加太子少师,为本部详稳。辽亡前夕,为护卫太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