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巴赖

阿巴赖

?—1671或1672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称阿巴赖诺颜、阿巴赖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卫位特联盟首领※拜巴噶斯次子。原驻牧于额尔齐斯河及额敏河流域。曾参加固始汗对青海和西藏的远征。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屡遣使贡献。顺治十三年(1656),遣使护送俄国使臣巴伊阔夫进京,受顺治帝接见。因与兄鄂齐尔图争夺遗产,长期不睦。在17世纪50至60年代准噶尔部封建主内讧中,鄂齐尔图支持僧格,他支持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导致卫拉特全面内战。十四年,与兄对峙于额敏河畔。后经子察衮、侄噶勒达玛调解,暂趋缓和。十七年(1660),战幕重启,咱雅班第达二次出面斡旋,促使双方进行谈判,未果。是年冬,鄂齐尔图引兵3万,进军爱古斯河。次年四月,双方激战于额敏河畔,力弱失败,被迫逃往额尔齐斯河旧牧地,躲匿“寺院城”中。后经母赛汗珠哈屯劝说,鄂齐尔图汗撤兵,并归还所获俘虏、财产。康熙七年(1668)左右,徙牧乌拉尔,与昆都伦乌巴什一起驻牧。因劫掠当地杜尔伯特王公兀鲁思、擒杀土尔扈特部首领朋楚克,十年(1671,一作十一年),被阿玉奇汗俘执禁锢,后被押送俄国莫斯科,死于其地。

猜你喜欢

  • 昔只兀惕

    即“失主兀惕”(591页)。

  •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巫师。由男性担任。多通过效仿他人送鬼活动而自行学成,少数承家传。重杀牲。作法时肩上斜背虎、豹、野猪等猛兽牙齿穿结的兽牙串,腰间悬铜铃,手持獐腿骨为柄,孔雀翎为面的羽扇,

  • 海兰卫

    见“哈郎卫”(1635页)、“考郎卫”(686页)。

  • 世选

    契丹王朝选官制度。赵翼《廿二史札记》称:“辽初功臣无世袭,而有世选之例。盖世袭则听其子孙自为承袭,世选则于其子孙内量才授之。”是为契丹旧制。据《辽史》所载,军政要职,如北南枢密使、北南宰相、夷离堇等皆

  • 净州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天山县(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卜子村)。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朝于互市的榷场设置天山县。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升为净州。元朝升为净州路。明初废。净州故城址

  • 黎州

    唐朝纳抚※靺鞨所置州名。李渊建唐时,曾于武德(618—626)初年,为安置粟末靺鞨乌素固部归附民户置慎州,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据《旧唐书》载,武则天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之部

  • 吴自发

    清光绪年间贵州苗官。号诚斋。湖南凤凰厅吉信人。苗族。咸丰年间(1851—1861)参加清军,随贵州提督田兴恕等镇压贵州铜仁、清溪、玉屏等地汉族号军及黔东南苗、侗农民起义军。同治、光绪年间,历晋为镇远知

  • 哈剌基

    元朝法酒。蒙古语音译。用以处死“犯人”。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法酒,用器烧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该酒从葡萄酒中炼制,色清如水,冬不结冰,故以是否结冰辨其真伪。有剧毒,“饮之则令人透液而死”。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代乐王

    吐谷浑王族慕容明号,因居乐州故名。见“慕容明”(24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