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睦尔撒纳之乱

阿睦尔撒纳之乱

清乾隆年间准噶尔贵族反清叛乱。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死,诸子争权,内乱迭起。先是喇嘛达尔札杀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继而达瓦齐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又杀喇嘛达尔札。达瓦齐取得统治权后,与阿睦尔撒纳又互相倾轧。十九年(1754),阿睦尔撒纳败,率属投清。二十年,清军征伊犁,达瓦齐败走,被俘献于清。清政府采取“众建以分其力”方针,将卫拉特四部“封为四汗,俾各管其属”,以削弱准噶尔部势力。阿睦尔撒纳凯觎四部总台吉位,谋迫清廷收回成命,并肆意杀掠,不用清所颁官印,“自用珲台吉菊形篆印”,以四部总汗自处”。同年八月,聚众反清。时清军大部分撤归内地,定北将军班第、参赞大臣鄂容安被迫自杀,部众被歼。定边右副将军亦在伊犁被执。次年,因遭部分准噶尔台吉反对及清军分道征讨,阿睦尔撒纳率众走哈萨克。寻喀尔喀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卜撤军台叛,准噶尔台吉噶勒藏多尔济、辉特台吉巴雅尔等纷起响应,杀都统和起。阿睦尔撒纳乘机自哈萨克返归,与伊犁诸台吉、宰桑会于博罗塔拉,“欲自立为汗”。遭清军进剿,加之内部互相残杀,痘疫流行,复败。二十二年(1757)秋,叛乱被平息,阿睦尔撒纳走死沙皇俄国。

猜你喜欢

  • 述澜

    见“释鲁”(2259页)。

  • 蕃坊

    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的居地之称。唐宋元时期,来中国广州、泉州等地朝贡经商的穆斯林商人众多,或与汉人杂居,或聚居于城市之一隅,谓之“蕃坊”。由蕃长司蕃长统察公事。蕃坊处建有礼拜寺、市场。时广州、泉州、杭州、

  • 北魏思皇帝

    见“拓跋弗”(1356页)。

  • 陇右稀见方志三种

    书名。系甘肃省《新增岷州志》、《安西采访底本》、《甘肃巩昌府会宁县乡土志》三种地方志的汇印本。杭州刘子亚私人藏书,1984年上海书店首次影印出版。编撰人不详。《新增岷州志》记事最迟至清同治四年(186

  • 虎嵩山

    1880—1956宁夏伊赫瓦尼教派著名阿訇。名镇林,字以行。宁夏同心人,回族。自幼从父学习“虎夫耶”教派教理,精通阿文、波斯文,兼长汉文。18岁起,改遵伊合瓦尼教派,1902年起,在同心传教,宣绎伊合

  • 巴卧·祖拉陈哇

    1504—1566明代藏族学者。拉萨西部聂塘人。属尼雅氏族。5岁被比丘恰隆巴认定为康区乃囊寺巴卧系活佛二世。后迎往西藏洛扎卓波寺主持,从上师多丹根顿嘉措读藏语文。9岁随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却吉查巴受沙

  • 鲁呼争立

    见“李胡争立”(1045页)。

  • 银佛寺

    见“弘慈寺”(645页)。

  • 玉努斯

    ?—1826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伊斯堪达尔子。嘉庆十六年(1811),受命袭父爵,进京朝觐。十八年(1813),因私遣人向浩罕馈赠礼物,并密许其在喀什噶尔(今喀什)设立哈孜(哈子

  • 元朝十八帝

    畲族长篇叙事诗歌。俗称“十八帝”,又称“明清大事记”。由畲族歌手创作,长达300多行。前半部叙述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后半部着重揭露清道光年间(1821—1850)劳动人民遭受严重旱灾的困苦,对反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