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璘沁

额璘沁

①(?—171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玄孙,多罗郡王※衮布长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败准噶尔部噶尔丹于昭莫多(土拉河、克鲁伦河上源)。四十七年(1708),袭札萨克多罗贝勒。四十九年(1710),袭其父郡王原爵。 ②(?—175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博贝子。初授二等台吉。雍正五年(1727),随父追擒乌梁海逃人和罗尔迈于托齐,降其众。八年(1730),赴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军。九年,随清军击准噶尔军于苏克阿勒达呼。乾隆八年(1743),晋一等台吉,赐公品级。十二年(1747),受命辖乌梁海众。十三年,授札萨克。十六年 (1751),和托辉特部贝勒青衮咱卜坐纵属私与准噶尔互市罪削贝勒爵后,以其代其爵。十七年,授所部副将军参赞,随参赞大臣达青阿等以兵三千赴锡喇乌苏驻防。定边左将军亲王成衮札布令其追宰桑祃木特,以马瘦勿至,降爵,保留公品级,在军营效力。十九年(1754),随参赞大臣萨拉尔擒祃木特党札木阐等,封辅国公。率兵二百赴图苏勒军营听调。二十年二月,行至松树塘病卒。 ③(?—176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齐旺扎布长子。雍正十二年(1734),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乾隆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受命于军营督牧驼马。二十一年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卜举兵反清,他因不受煽惑,督牧如故,受嘉奖,赐孔雀翎。旧例牧夫不给日粮,至是命给之。

猜你喜欢

  • 新编化平县志

    书名。宁夏化平(今泾源)回族人张逢春编纂。逢春(1883—1946),民国初年任该县教育局长,注重发展民族教育,曾创办回民小学和回民女子小学23所、义务小学16所。后为甘肃省政府咨议、化平劝学所长等。

  • 夜郎自大

    成语。典故出自汉代。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遣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求通身毒国(今印度)。至滇,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后用来比喻

  • 百灵庙暴动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在百灵庙举行的武装起义。1936年2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保安队千余官兵由云继先、朱实夫率领举行武装暴动。反对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策划组织伪“

  • 七步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纳道寺。在甘肃卓尼县多坎乡大峪沟口,地处洮河南岸。据《安多政教史》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由西藏彭域杰乌岗哇高僧赛康巴桑结嘉措,在第九代卓尼土司杨朝梁资助下修建并主持教务。有经堂

  • 群蛮

    ①分布在江汉流域楚国西北部境内民族。楚庄王三年(前611),乘楚国发生饥荒,与※庸人一起叛楚。楚结秦、巴之师,攻庸都方域,灭庸。群蛮见楚强大,乃与楚盟,从属于楚,成为楚国的编户齐民。 ②长江中游及其以

  • 著藏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一作着藏簇。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永乐十六年(1418),其族首领失加谛等赴京师贡马,明廷授其为正千户,赐诰敕、冠带衣、币等。宣德元年(1426),故土官正千户些的子昝秀癿等来朝

  • 移剌

    见“耶律”(1300页)。

  • 宁长真

    ?—627隋唐时钦州少数民族首领。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钦州刺史※宁猛力之子。隋开皇二十年(600),父卒,遵父遗言率众入朝谒拜,钦准承袭钦州刺史职。大业三年(607),岭南动乱,奉炀帝诏令

  • 摩梭

    族名。今纳西族。“么些”、“摩西”等名的同音异译。见于四川《盐井乡土志》。据调查,为四川盐源(盐井)纳西族旧时的自称。详见“纳西族”(1269页)。

  •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书名。吴晗辑。全书共12册,分前、中、下3篇,约350万字。吴晗自30年代开始辑录,1980年始由中华书局出版,虽多为《朝鲜李朝实录》原文摘抄,间有吴晗概括之语,只有对照原书始得分明。内容包括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