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于华
清代中医家。字光禄。安徽安庆人。回族。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人。擅长中医内外科,专治疑难杂症,兼及妇、幼、花、麻、痘等病。尤对痈疽之症,特制一种膏药内服外敷,有奇效。好义乐施,救济贫困。为民称颂。曾给某王爷治愈病痛,时授四川省知县。嘉庆二十五年(1820),又因为兵部尚书汪志尹治好背部大痈,而赠以“华扁遗风”之匾。其临床验方,后积帙整理成册,传之后世。
清代中医家。字光禄。安徽安庆人。回族。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人。擅长中医内外科,专治疑难杂症,兼及妇、幼、花、麻、痘等病。尤对痈疽之症,特制一种膏药内服外敷,有奇效。好义乐施,救济贫困。为民称颂。曾给某王爷治愈病痛,时授四川省知县。嘉庆二十五年(1820),又因为兵部尚书汪志尹治好背部大痈,而赠以“华扁遗风”之匾。其临床验方,后积帙整理成册,传之后世。
?—约525南北朝时巴族首领。巴州(今四川巴中)人。※巴族。北魏延昌年间(512—515),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立巴州,以其为首任刺史,所管僚户20万。又立隆城镇,由族子严恺为镇将。孝昌(525—5
见“隆务寺”(2136页)。
藏语音译,意为“一三四五”。西藏地方铸造的银币之一。币的正面中央印有藏文“九松西阿”字样,表示藏历十三饶迥第四十五年铸造,背面有表示吉祥的扎西达杰图案。乾隆五十七年(1792),经驻藏大臣和地方政府批
清末民初由伊犁府印制发行的货币。清末伊帖有油布帖和纸帖两种。油布帖面额分别为制钱一千文(合白银一两,主币)、五百文(以下均为辅币)、三百文、二百文。光绪十五年(1889)印发,共85000两。纸帖面额
古地名,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北魏拓跋珪、长孙肥率军败后秦姚平于此,见“柴壁之战”(1863页)。
1531—1586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汉文史籍译作打儿汉台吉、把都儿台吉等。孛儿只斤氏。※吉囊子、※吉能弟。领鄂尔多斯右翼三鄂托克卫郭尔沁,驻牧于榆林、孤山边外。在榆林与明朝互市,受明封为指挥
即“段智兴”(1699页)。
清末民初在新疆经商的不法俄商。又译赛义德·阿吉。乌孜别克族。原籍新疆和田。年轻时去俄国求学并加入俄籍,曾在沙俄间谍机构受过训练。后被派回新疆于田县策勒村充当商约。由于沙俄驻喀什领事公开支持和怂恿,气焰
见“石抹仲温”(455页)。
古山名。所指众说不一,或认为是大兴安岭北段之伊勒呼里山或格尔布尔山;一说是今外兴安岭南麓支脉扎格德山(旧称雅玛岭);也有说是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山。南北朝至隋之钵室韦依此山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