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驻京喇嘛

驻京喇嘛

清代对京师各寺庙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北京各寺庙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驻京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北京各寺庙的佛教事务由理藩院协同章嘉呼图克图管理,清政府给予特别优待。

猜你喜欢

  • 四夷馆

    ①明代职司翻译边疆少数民族及部分外国使臣表章之机构。又称提督四夷馆。明永乐五年(1407)置。初有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8馆。每馆置译字生员、通事,通译各族或各国贡使语言、表章

  • 马岗户

    见“马岗地”(170页)。

  • 莫徭

    古族名。始见于《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隋书·地理志》则云:“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南朝至隋唐时分布于长沙、

  • 恰域拉主万户

    详见“恰域万户”(1725页)。

  • 埃文基

    见“鄂温克族”(2053页)。

  • 郡君

    清代宗室亲王侧福晋和贝勒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三等。初制,亲王、贝勒之女,无论嫡生庶出,均分封为郡主、郡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改为亲王庶女降二

  • 无垢净光舍利塔

    俗称塔湾舍利塔。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辽宁沈阳皇姑区塔湾。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由沈州邑人李宏遂等发愿兴建。为八角十三级密檐砖塔。通高近35米。塔基为须弥座,周嵌石条,上下边缘为莲瓣形

  • 蒙古锄烧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

  • 慕施蒙

    渤海王国将领。文王大钦茂时为辅国大将军。唐天宝十一年(日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四年,752),钦茂以不与日本通聘10余年,遣其为使率75人聘日。九月,至日越后国佐渡岛。十月,日皇派左大史坂上等存问。次年五月

  • 马思齐

    明代诗人。安徽和州(今和县)人。回族。工诗,诗作风格清新。著有《早间堂诗文》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