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梁河之战

高梁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高梁河位于辽南京(今北京)之北,今北京城-西北西直门外仍存高梁桥名称。辽景宗保宁十一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宋太宗发大军亲征北汉,时北汉臣服契丹,契丹出兵救援,大败于白马岭石岭关(今山西阳曲东北关城)。五月(一作六月),北汉英武帝刘继元降宋,北汉亡。至是,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70余年的纷乱割据局面,中原归宋一统。然北方领土燕云十六州自会同元年(938)由后晋石敬瑭割让后仍在契丹手中,宋太宗赵光义为收复燕云,最后完成统一大业,乘胜挥师向东,直趋契丹南部地区重镇南京,在沙河战败契丹军后,将南京包围。辽景宗耶律贤闻之十分惊慌,欲退守古北口,而睿智皇后萧绰力主抵抗,在众臣将敦促下,景宗诏名将耶律休哥率五院军与大将耶律沙、耶律斜轸等分兵救援。七月癸未,契丹与宋军大战于南京城北高梁河。休哥、斜轸英勇善战,凶猛无比,宋军大溃。宋太宗股中两箭,仅以身免,仓皇逃之涿州(今河北涿县),窃乘驴车遁归。甲申,休哥复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宋太宗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高梁河战后契丹与北宋间继续抗争,互有胜负。数年后,宋又发动大规模北伐,皆未得手。

猜你喜欢

  • 喇巴奇

    见“拉夫凯”(1367页)。

  • 夹板

    清代传递公文之具。凡未赏给报匣的官员,遇奏事时,将奏折用夹板夹好,外用绵纸封固,接缝处钤盖本职官印,包以黄绫,发驿传送。军机处交发的紧要文书,由兵部捷报处加具夹板,封固,“粘贴印花”(盖印封签)发驿。

  • 阿古真

    见“耶律贤适”(1314页)。

  • 巴西萨

    ?——1775清代武官。索伦人。姓布拉穆氏,隶正红旗。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佐领从征金川,因战功赏戴花翎,赐号塔尔济特巴图鲁。四十年,攻康萨尔时,阵亡。

  • 基巧

    藏语音译,又作基恰,意为“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属下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多设四品以上僧俗官员各1人主事。上对※噶厦负责,下领所属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谿 (庄园)。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昌都

  • 济农

    明代蒙古仅次于大汗的职位。亦译作吉囊、吉能等。副王、副汗之意。史界一般认为出自汉语“亲王”,此外也有认为出自汉语“郡王”、“政王”、“晋王”、“君王”等。《蒙古源流》称:“上天有日月二物,下土有大汗、

  • 於句折

    见“据曲”(2039页)。

  • 俺答汗贡马图卷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致明神宗的贡表附图。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史称※“俺答封贡”。明朝给俺答汗所属各部规定了贡使人数(合计150人)、贡马数额(合计500

  • 他鲁河

    见“他漏河”(574页)。

  • 质睦

    见“耶律只没”(13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