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车国

高车国

南北朝时敕勒所建政权。因其众所乘之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得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原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以南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役属于柔然。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漠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因不愿随柔然豆仑可汗对北魏战争,乘柔然内乱势弱之机,率众10余万落西迁至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一带)西北,建高车国,自称“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统北部;以堂弟穷奇为“候倍”(意为“储主”),统南部。遣使通贡于北魏,欲联合北魏共击柔然,其盛时势力所及,东北至色楞格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南服高昌、焉耆、鄯善,西邻悦般,东与北魏毗连,在蒙古高原形成“柔然衰微,高车强盛”的局面。后受哒进攻渐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6世纪初,阿伏至罗为部众所杀,推其宗族跋利延为王。北魏正始二年(505)左右,部众杀跋利延,立哒所支持之穷奇子弥俄突为王。曾击败柔然军、杀伏图可汗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北,势复盛。熙平元年(516),弥俄突为柔然可汗丑奴执杀,部众多入哒属地。北魏神龟元年(518)左右,弥俄突弟伊匐在哒支持下,重建高车国。正光二年(521),乘柔然内乱,击败婆罗门可汗。次年,遣使奉表北魏,被封为镇西将军、西海郡开国公、高车王。后与柔然阿那瓌战,败归,为其弟越居所杀。东魏天平(534—537)中,越居又被侄比适(伊匐子)废杀。兴和(539—542)中,比适为柔然击败,不知所终,越居子去宾继立。兴和三年(541),高车部众陆续归附东魏,去宾也率残部奔东魏,高车亡。历7王,凡55年。(表见下页)

附:高车国世系

猜你喜欢

  • 清远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清远军城(今宁夏中卫县东南),防卫首都以南要冲。

  • 曷娑那可汗

    见“泥撅处罗可汗”(1515页)。

  • 元善

    540—599隋朝文臣。又名善住。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北魏侍中元叉孙,秘书郎中元稚舒子。少随父至江南。好学,通涉五经,尤明左氏传。及侯景之乱,归于北周。受周武帝优待,为太子宫尹,赐爵江阳县

  • 阿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阿奇卫,并说清代有阿实河在伯都讷(今吉林省扶余县境)东北400里。

  • 查慕素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查拉礼氏。世居乌拉特地方。康熙十九年(1680),属护军校随征南大将军赖塔征吴世璠,由广西进云南,破黄草坝,直抵云南城下。又随都统希佛等追敌将军马宝、巴养元等至乌木山,俱有功。

  • 吴泽霖

    1898—1990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江苏常熟人。汉族。中共党员。14岁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曾与投身宣传科学民主、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密苏里

  • 瑶八洞

    湖南瑶族聚居地之一。在今新宁县城西北,即麻林洞、大圳洞、圳源洞、黄岩洞、桃盆洞、深冲洞、黄背洞和罗源洞。号称八十里瑶山,除瑶族外还居住有苗、侗、壮、汉等民族。传说当地瑶民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

  • 犀纰

    参见“锡伯族”(2364页)。

  •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

    指发现于甘肃敦煌藏经洞内的唐代吐蕃藏文文献。1899年(一说1900年)管理敦煌莫高窟佛洞的道士王园录发现藏经洞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清代局势混乱和统治者腐败之机,陆续派人到敦煌,以考察为名,攫取藏经洞内

  • 克默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克默河卫、克默尔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辖有前苏联黑龙江下游奇集湖东南克默尔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