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鬼主

鬼主

唐、宋史籍对分布于今滇东、黔西、川南的西爨白蛮、东爨乌蛮等首领之称号。各有部落,为政治、军事、宗教三位一体的首领,或称“鬼首”。可能源于信仰鬼教而命名。因辖区和势力大小不同,有鬼主、大鬼主、都鬼主之分。小部落的首领称鬼主,《新唐书·两爨蛮传》曰:“百家则置小鬼主”;大部落首领称大鬼主,如和蛮大鬼主孟谷悮、昆明大鬼主罗殿王(其统辖区称罗氏鬼国)等;各部落间共推的首领称“都大鬼主”,据《新唐书·两爨蛮传》载,分布于凉山安宁河流域被总称为东蛮的勿邓、两林、丰琶3部共推两林首领为都大鬼主,《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提到南宁州司马威州刺史都大鬼主爨崇道等。各鬼主间常有交往或争战,但不存在固定的隶属关系。随着奴隶制的发展,诸鬼主逐渐演变成大小奴隶主世袭贵族,拥有政治、军事实力,并利用宗教鬼巫进行统治。

猜你喜欢

  • 圆符

    见“圆牌”(1872页)。

  • 卫新

    见“兀慎”(107页)。

  • 翁堂打

    见“合亩制”(834页)。

  • 奶粥

    加牛奶熬成的米粥。主要流行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达斡尔族地区。鄂温克人食用奶粥,是在中东铁路修成后,因当时大米输入量少,不将大米制作干饭,而放牛奶熬成粥吃。达斡尔族的奶粥,以稷子米、荞麦米

  • 李月下

    见“李满住”(1043页)。

  • 福禄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旺察氏。自护军校累迁福建建宁镇总兵、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宣化、广东右翼诸镇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参赞大臣,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受命将索

  • 徒们江

    见“图们江”(1435页)。

  • 健贝崔臣丹增

    1802—185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松巴呼图克图四世。出生于青海湖地区的布若曲迦。松巴三世圆寂后,被选定为转世灵童,迎入郭隆寺,学习藏文和佛经。后入藏,研习经论,十世达赖喇嘛赐以“额尔德尼堪

  • 齐戚克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康熙十九年(1680),以署护军校从征云南叛将吴世璠。二十年,至广西西隆州,敌将军何继祖、王宏勋等率兵万余据石门坎山险隘口。随征南大将军赖塔进击,夺其隘。又破敌帅张光先等于黄草

  • 散只兀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山只昆、珊竹、撒勒只兀惕。与成吉思汗所出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之兄不合秃撒勒只之后裔。辽、金时,分布于今呼伦湖以东的辉河与伊敏河上游地区,与※合答斤(合底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