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召

黑召

傣语音译,云南西双版纳领主制下对农民征收劳役的制度。以村寨为单位,村寨内部平均分配劳役,按服役种类分为“甘乃”(对各级领主所服的劳役),“甘勐”(为勐内地方性的公务),“甘曼”(村寨内部的劳务)等。又按服役时间的长短分为“尾肯”(一夜)、“黑晚”(一天)、“黑三晚”(三天),“黑哈晚”(五天)、“黑西哈晚”(半月)、“黑轮”(一月)六种。又按性别分男劳役“甘宰”,女劳役“甘影”(负责纺纱织布,煮饭炒菜)。将各户编成几个循环组,以竹筒、木板作轮值牌,在组内传递,依次轮流。服役后,或用簿子登记,或发给竹签为据,到一定时间,统一进行结算。根据服役的具体情况折算天数,如在生产季节、雨天、战争时期,虽服役3天,也可当平时的5天、7天计算,不过轮到哪家,不管当时出现什么情况,都得应征。如超出应服役天数,多出的劳动时间可抵偿以后劳役,也可转让他人。

猜你喜欢

  • 庙丁

    清代蒙古僧俗封建领主领有的世俗属民和喇嘛徒众的统称。蒙古语称“沙比那尔”,又作“沙比那尔”。清代,随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发展,寺庙和上层喇嘛占有一定数量的属民,为寺庙和上层喇嘛放牲畜,做杂役,交纳贡赋

  • 苍津

    清朝蒙古王公。翁牛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铁木哥赤斤后裔,郡王毕里衮达赉次子。初名班第,后赐今名。康熙三十三年(1694),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三十九年(1700),以所部马乏,清

  • 令泥落

    参见“枢密”(1293页)。

  • 元魏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以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拓跋姓为元氏而得名。参见“北魏”(529页)。

  • 阿机拜

    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卓特氏。世居巴林地方。天命三年(1618),从阿巴泰贝勒征明,攻抚顺,取广宁,败明兵于沙岭。天聪三年(1629),随太宗征明,至通州。继随俄罗寨臣等败明经略袁崇焕兵。又同讷门哈

  • 特母哥

    辽末将领。契丹族。天祚帝保大年间,任硬寨太保。三年(1123)四月,与诸皇子、皇妃被女真军围于青冢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奋力突出,救天祚帝次子雅里于难,赴云内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见天祚帝。时拥

  • 达旺住哲

    参见“达旺细哲”。

  • 坎儿井

    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利用地下水灌溉田地的重要水利设施。亦作坎尔井、井渠等。主要分布于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皮山、库车和北疆奇台、木垒、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为集中。其结构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

  • 阔?

    西夏党项人对汉人的称谓之一。西夏语第一字“布”意,第二字“衣”意。两字当为“穿布衣服的人”,以区别“衣皮毛、事畜牧”的党项人。

  • 按陈

    蒙古国重臣。又译按赤、按只、阿勒赤。孛思忽儿弘吉剌氏。※特薛禅子,※铁木真(成吉思汗)之妻弟。随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宋开禧二年(1206)蒙国古建立时,封千户长,辖弘吉剌部3000户。曾随汗弟合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