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桑科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广镇筸(今湖南凤凰县境内)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遇旱灾,民饥馑,而官吏督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反征粮斗争。二十二年(1543),与贵州铜仁平头(今松桃西南)苗族首领※龙子贤等率苗民起义,响应腊尔山地区苗民的抗粮斗争。麻阳地区苗民为反抗知县朱崇方在辰溪拘执苗民,亦群起杀朱崇方从义军。后又有※龙母叟、龙求儿、龙柳补等参加起义,声势大振,活动于湖广、桂阳间。二十三年,遭都御史万镗等镇压。其下落不明。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广镇筸(今湖南凤凰县境内)人。苗族。嘉靖十九年(1540),遇旱灾,民饥馑,而官吏督征粮款甚急,激起苗民反征粮斗争。二十二年(1543),与贵州铜仁平头(今松桃西南)苗族首领※龙子贤等率苗民起义,响应腊尔山地区苗民的抗粮斗争。麻阳地区苗民为反抗知县朱崇方在辰溪拘执苗民,亦群起杀朱崇方从义军。后又有※龙母叟、龙求儿、龙柳补等参加起义,声势大振,活动于湖广、桂阳间。二十三年,遭都御史万镗等镇压。其下落不明。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五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镀金银印。至元二十七年(1290),拖雷第八子拨绰孙牙忽都始封。大德十一年(1307),子脱列帖木儿袭封。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尼责我”,中书六大之一。位在第二。
十六国之一。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之鲜卑慕容氏所建。永康二年(397),后燕为北魏所败,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失守,国君慕容宝之叔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年,率4万余户南徙都滑
①见“耶律塔不也”(1328页)。②见“耶律挞不也”(1326页)。 ③见“移刺塔不也”(2069页)。 ④见“答不也”(2238页)。
地名。亦称浪卡、浪噶则、纳噶拉则、那孜宗、纳噶尔宗。藏语音译,意为“鼻形白山梁”。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以南。明代曾于此设“俺不罗行都司”。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五世班禅罗桑益西曾于此为
1724—1800清朝将领。字君辅。甘肃灵州吴忠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回族。乾隆六年(1741),投贵州总兵吉隆,为上江协马兵,随征南江苗民反清斗争,由右州镇外委升把总、千总至守备补用。三十
?—554西魏皇帝。551—554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乙弗后。大统元年(535)正月,立为皇太子。十七年(551)三月,父卒,即皇帝位,受制于权相宇文泰,立其女为皇后。
?—1649清初回民反清起义首领。回族,甘州(今甘肃张掖)回籍军官。顺治五年(1648)四月,因对清“重满轻汉”和“剃发令”不满,与回籍军士米刺印等率回、汉官兵起义反清。杀巡抚、总兵,据甘州,拥立明延
高车六种之一,北魏宗族十姓之一。《魏书·官氏志》、《隋书·铁勒传》作纥骨氏,为同音异译。一说原居于伊吾(今甘肃安西县北)以西、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以北一带。早在东汉时就投归拓跋鲜卑。据《魏
清代书法家。安徽怀宁人。回族。清末民初在世。善书法。著有《回教考略书后》等。另有《晚清室家书》3卷,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