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傅奕

傅奕

【生卒】:555-639

相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通晓天文历数。初仕隋,入唐为太史丞,后迁太史令。进《漏刻新法》,行于时。又注《老子》,撰《老子音义》。曾多次上谏禁除佛教,并将魏、晋以来斥佛言论编集成《高识传》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猜你喜欢

  • 陈增新

    【介绍】:清浙江嘉善人,字子更。顺治初与同里魏学渠等人结诗社,称“柳洲八子”。有《柳洲诗集》。

  • 窦抗

    【生卒】:?-621字道生。威从侄,隋陈国公荣子,袭父爵。官至幽州总管,因罪除名。李渊起兵后往投长安,拜将作大匠兼纳言,旋为左武候大将军。从李世民平薛举、王世充,皆有大功。武德四年侍宴暴死,谥密。(,

  • 王宗杰

    【生卒】:?—918【介绍】:五代时前蜀国君王建第八子,一作第七子。封信王。太子元膺死,建以宗杰贤,欲立之,以徐贤妃有宠,乃立少子衍。光天初,宗杰屡陈时政,建贤其才,有废立意。无何暴卒。

  • 青史子

    【介绍】:西汉人。有《青史子》。

  • 行标

    【生卒】:781—865【介绍】:唐僧。泉州莆田人,俗姓方。九岁于玉涧寺出家。年二十一,登座讲经,一寺叹服。寻至长安荐福寺受戒,从章敬怀恽学禅。宪宗时,曾入内道场。元和十一年,仍归玉涧寺。武宗时,退于

  • 张希颜

    【介绍】:名或作晞颜。宋汉州人,初名適。善画花,师赵昌。徽宗大观初累进所画,特补将仕郎、画学谕,变其格为院体。官至蜀州推官。

  • 李时泽

    【介绍】:名或作时择。宋遂州遂宁人。初为僧,居成都金地院。游历中原,多观古壁。见武洞清所绘罗汉,得其笔法。兵乱归蜀,即以画名。尝绘昭觉寺大殿十六罗汉,及文殊、普贤、药师等菩萨像。

  • 吴觐

    【介绍】:清江苏宜兴人,字荆氓,别字觉庵。贡生。写生得恽寿平法。有《鹪园集》。

  • 文静玉

    【介绍】:清江苏苏州人,字湘霞。本高氏女,慕文淑之为人,因改姓文。钱塘陈文述妾。善画能诗,书学晋人。有《小停云馆诗钞》。

  • 西魏废帝

    名钦,宝炬长子。父死,宇文泰立其为帝,尚书元烈谋杀宇文泰,事泄被杀。钦有怨言,被废。(,参见《周书》)【介绍】:即元钦。文帝子。大统十七年文帝死后即位。在位时宇文泰专权,尚书元烈谋杀泰,谋泄,为泰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