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安禄山

安禄山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生卒】:?-757

始名轧犖山,母嫁突厥人安延偃,遂冒姓安。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通晓诸族语言,由幽州节度张守珪收为养子。后以边功升任平卢兵马使。厚贿权臣,得为杨贵妃义儿,甚受玄宗宠遇,官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率诸蕃马步十五万攻陷洛阳,旋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又遣兵克潼关,入长安。至德二年初,被部将严庄杀死。(200上/5367,参见《新唐书》225上/6411)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生卒】:?-757

始名轧犖山,母嫁突厥人安延偃,遂冒姓安。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通晓诸族语言,由幽州节度张守珪收为养子。后以边功升任平卢兵马使。厚贿权臣,得为杨贵妃义儿,甚受玄宗宠遇,官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率诸蕃马步十五万攻陷洛阳,旋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又遣兵克潼关,入长安。至德二年初,被部将严庄杀死。(200上/5367,参见《新唐书》225上/6411)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猜你喜欢

  • 刘德

    字路叔,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辟强之子。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受到汉武帝器重,召见于甘泉宫,称之为“千里驹”。昭帝时,任宗正丞,迁太中大夫,后为宗正。修黄老术,妻死,霍光欲以女嫁他,不受,惧势盛招祸。

  • 王悦

    【生卒】:?—1168【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习之。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探究诸经疑义,为时名儒。任吏部郎,出知衢州,岁旱,开仓赈济,竭诚祷雨,有“愿减十年之算,化为三日之霖”句。才得雨而卒。民为立

  • 刘一相

    【生卒】:1542—1624【介绍】:明山东长山人,字维衡,号顷阳。万历五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曾采录周、秦、汉、魏、六朝、隋、唐之诗,分门别类,编为《诗宿》一书。

  • 任礼

    【生卒】:?—1465【介绍】:明河南临漳人,字尚义。以燕山卫卒,从燕王起兵,积功至山东都指挥使。宣宗时,进都督同知。正统初进左都督,佩平羌将军印,充副总兵,镇甘肃。十四年,以与瓦刺战,屡败,被征还。

  • 王璜

    【介绍】:西汉琅邪人,字平中,受《易》于费直,受《毛诗》于徐敖。又传《古文尚书》。王莽时官大司空掾,能言治黄河之策。

  • 王熊

    【介绍】:唐人。官潭州都督。工诗善画。画山水似李思训。

  • 俞烈

    【生卒】:?—1213【介绍】:宋临安人,字若晦,号盘隐居士。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光宗时以秘书郎出守嘉兴,上供及额即止,不苛取以邀赏。为司封郎官,寻借户部尚书,以忤韩侂胄罢。宁宗嘉定初知镇江府,抚辑流民

  • 沈伯玉

    【生卒】:419—475字德润,沈约从父。善为文,初为武陵国侍郎,南中郎行参军。复为太宰行参军,于东宫校书。出为晋安王刘子勋参军,子勋谋反称帝,他为其中书侍郎,子勋兵败后免官。后废帝元徽三年卒。【生卒

  • 萧授

    【生卒】:?——1445华容(今属湖南)人。由千户从成祖起兵反朝,历官右军都督佥事、湖广、贵州总兵官。宣德初,讨叛蛮,乖西诸蛮皆震慑归附。复讨贵州等诸叛蛮。正统中,任左都督。擒斩广西蒙顾十六洞诸叛酋长

  • 秦云爽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开地,号定叟。康熙间治理学,初以朱熹为正,兼取陆、王。后颇疑王守仁所撰《朱子晚年定论》之说,乃著《紫阳大旨》以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