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玄谟

王玄谟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生卒】:388—468

字彦德,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初为徐州从事史。历武宁、汝阴、彭城太守,屡劝宋文帝北伐。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受任为宁朔将军,率前锋渡河攻滑台,久围不克,北魏大军来救,兵败逃归。后复为冀州刺史,遣军随孝武帝讨刘劭,又与柳元景平南郡王刘义宣反,迁豫州、雍州刺史。明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卒,谥庄公。(,参见《南史》)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生卒】:388—468

字彦德,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初为徐州从事史。历武宁、汝阴、彭城太守,屡劝宋文帝北伐。元嘉二十七年(450)北伐,受任为宁朔将军,率前锋渡河攻滑台,久围不克,北魏大军来救,兵败逃归。后复为冀州刺史,遣军随孝武帝讨刘劭,又与柳元景平南郡王刘义宣反,迁豫州、雍州刺史。明帝时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卒,谥庄公。(,参见《南史》)


【生卒】:388—468

【介绍】: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彦德。东晋末,刘裕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元嘉中,为汝阴太守。屡请北伐。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军,围攻滑台,数月不下,乘机搜刮,大失人心,为魏所败。刘劭杀文帝自立,刘骏起兵讨之,玄谟将兵应骏。及骏称帝,除徐州刺史。预讨刘义宣、臧质,封曲江县侯。孝武帝大明元年,为雍州刺史,不顾豪族反对,力行土断。将侨置三郡并为一郡,流寓之人都编入户籍。孝武帝死,受顾命。以严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少帝狂悖,玄谟屡表谏诤。明帝时官至南豫州刺史。卒谥庄。


猜你喜欢

  • 土土哈

    【生卒】:1236——1297班都察之子。初随从忽必烈北征,先后讨平脱脱木、失烈吉、只儿瓦台、海都、乃颜等人的叛乱。所战皆捷。至元二十九年(1292)略地金山(今甘肃永昌)、至和林(今属蒙古人民共和国

  • 来丘颓

    【生卒】:?-470大千子。袭爵,降为晋兴侯。以军功迁中散,转相曹都典奉事。卒。

  • 钟韶

    【介绍】:明浙江海盐人,字牙台。有《论语逸编》。系采辑诸书所载孔子问答语而成。

  • 蒋元振

    【介绍】:宋漳州人。太宗淳化中知廉州。清苦励节,家属人多,贫不能赡,悉寄漳州。为政尚简易,甚得百姓爱戴。

  • 白行简

    【生卒】:?-826字知退,居易弟。贞元进士。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历拜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其文笔有兄风,辞赋尤精密。文集二十卷。(,参见《新唐书》)【生卒】:776—826【介绍】:唐华州下邽人,字

  • 七十五

    【生卒】:?——1803姓瓜尔佳。满洲正黄旗人。初为护军。历官湖北宜昌镇总兵,西安右翼副都统兼领健锐营,四川提督。乾隆中,先后从军用兵缅甸、金川、廓尔喀,屡立功。嘉庆初年,率兵镇压白莲教起义,转战于湖

  • 郑云莹

    【介绍】:明福建闽县人,字邦用。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擢湖广布政司参政。万历时,以忤张居正,调广西,遂乞归。后以荐为四川左布政使,辞不赴。

  • 周共王

    名繄扈,穆王子。曾出游泾水地区,令密康公相随,次年灭密。【介绍】:西周国君。姬姓,名伊扈,或作繄扈。穆王子。王尝游泾水,密康公从,康公纳一族之奔女三人,王以为违礼,后一年王乃灭密。

  • 杨腾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西魏文帝舅。位至开府仪同三司。【介绍】:东汉末人。氐族首领。勇健有计谋。游迁至仇池百顷山,引泉灌田,煮土成盐,乃率部定居于此。

  • 晁迥

    【生卒】:951—1034【介绍】:宋澶州清丰人,徙居彭门,字明远。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为大理评事。累迁太常丞。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历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审官院。使契丹还,奏《北庭记》。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