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憬
【生卒】:736—796
【介绍】:
唐陇西人,字退翁。少好学,志行修洁,不求闻达。代宗宝应中,有司议山陵制度,时西蕃入边,天下饥馑,憬褐衣上疏,请遵俭制,时人称之。多学问、有辞辩,德宗时奏对称旨,拜给事中。贞元八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精于治道,献《审官六议》,倡选贤节俭薄赋宽刑。性清俭,虽为宰辅,居第仆使类贫士大夫,所得俸不立第宅田产。卒谥贞宪。
【生卒】:736—796
【介绍】:
唐陇西人,字退翁。少好学,志行修洁,不求闻达。代宗宝应中,有司议山陵制度,时西蕃入边,天下饥馑,憬褐衣上疏,请遵俭制,时人称之。多学问、有辞辩,德宗时奏对称旨,拜给事中。贞元八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精于治道,献《审官六议》,倡选贤节俭薄赋宽刑。性清俭,虽为宰辅,居第仆使类贫士大夫,所得俸不立第宅田产。卒谥贞宪。
【介绍】:金东平须城人。尝受孙明复《春秋》,得其宗旨。金宣宗贞祐初,三赴廷试不第,推恩授彭城簿,抑郁不乐,复求试。时子李昶年十六,已能文。兴定间父子廷试,皆中第。后为东平教授。
【介绍】:清江苏江阴人,初名大本,字云墟。李崧子。不应科举。工诗。曾搜集明清之际史料,编《爝火录》,记南明弘光、永历史事,撰于乾隆十二三年。另有《云墟小稿》,及《黄金环》、《白头花烛》、《颠倒鸳鸯》等
【生卒】:?-442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明元帝用为中书侍郎。随太武帝作战,谋策多合机宜,封高平公,为安西将军、散骑常侍、四部尚书。政无大小,皆参计议。崔浩虽与其为姻亲,素争高下。顺出使北
【介绍】:西汉人。武帝时为光禄。元狩四年,以校尉从霍去病击匈奴有功,赐爵大庶长。太初中奉命出五原郡榆林塞筑亭鄣以备匈奴。
慈溪(治今浙江镇海西北)人。年二十五夫卒。子四岁亦卒。誓不改嫁,事舅姑二十年如初。
金安帝子,金献祖绥可同母弟。
字德允,泾阳(今属陕西)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高平、潍县知县、户部尚书、左都御史。任知县有惠政。曾弹劾李贽,使贽被逮死狱中。光宗病重,偕大臣同受顾命。天启初任吏部尚书。历更大任,“挺击”
【生卒】:?—963【介绍】:五代时人。仕北汉。刘钧时为内客省使,有干才。天会改元,擢枢密使,颇勤于政。七年,坐王隐等乱,出为汾州刺史。钧寻用郭姬言,缢杀之。
【生卒】:?—1680【介绍】:清汉军镶蓝旗人。尚可喜子。康熙十五年,劫持其父,叛附吴三桂。次年,转而降清,袭封平南王。以残暴好杀,为部下所怨,又按兵不遵朝命行动,被逮捕赐死。
【生卒】:?——1232字安之,金皇族。宣宗朝,官至同签枢密院事。元光二年(1223),受顾命立哀宗。哀宗即位,授同判大睦亲府事,兼前职。正大四年(1227),廷议战事,群臣多主张与元议和,独撒合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