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陈伯茂

陈伯茂

【生卒】:551—568

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永定三年(559),封始兴王。好学,工书法。历为彭城太守,扬州、东扬州刺史。废帝时,陈顼专政,伯茂不满,屡有怨言。光大二年,废帝被黜为临海王,伯茂也被降为温麻侯,寻又被杀。(,参见《南史》)


【生卒】:551—568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顼专权,伯茂与刘师知等矫诏出陈顼(宣帝)。又与韩子高等谋反陈顼。刘师知等均被陈顼所杀。废帝光大二年,降爵为温麻侯,令出居别馆,于路为盗所杀。


【生卒】:551—568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顼专权,伯茂与刘师知等矫诏出陈顼(宣帝)。又与韩子高等谋反陈顼。刘师知等均被陈顼所杀。废帝光大二年,降爵为温麻侯,令出居别馆,于路为盗所杀。


【生卒】:551—568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郁之。陈文帝第二子。陈武帝永定三年,封始兴王。文帝天嘉二年,除扬州刺史。聪明好学,工草隶,得王羲之法。迁东扬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废帝时,安成王陈顼专权,伯茂与刘师知等矫诏出陈顼(宣帝)。又与韩子高等谋反陈顼。刘师知等均被陈顼所杀。废帝光大二年,降爵为温麻侯,令出居别馆,于路为盗所杀。


猜你喜欢

  • 史起

    【介绍】:战国时魏国人。襄王时任邺令。引漳水灌溉邺田,河内富足,民为歌颂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卤兮生稻粱”。

  • 邓棨

    【生卒】:1396—1449【介绍】:明江西南城人,字孟扩。永乐二十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苏、松诸府,甚得民心。期满,以民请,留任。正统中,累官右副都御史。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之变。

  • 高普

    字德广,归彦侄。性宽和大度。北齐初封武兴郡王,仕北齐位至太宰。齐亡,卒於长安。赠上开府、豫州刺史。(,参见《北史》)

  • 李濂

    【生卒】:1489—1566后【介绍】: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

  • 萧明

    【生卒】:?-556字靖通,本名渊明,史籍避讳单称。梁武帝兄子,封浈阳侯。侯景附梁,渊明随军援景,兵败被东魏擒。555年,北齐立为梁主,迫梁将王僧辩等迎纳,入建业称帝。年号天成。陈霸先杀王僧辩,改立萧

  • 韩浩

    【介绍】:东汉末河内人,字元嗣。时大乱,聚众为县藩卫,太守王匡以为从事。拒董卓于盟津。袁术召为骑都尉。夏侯惇闻其名而见之,使领兵,归曹操。建议募民屯田,操善之,迁护军。从征破柳城,改官中护军。从征张鲁

  • 洪懋德

    【介绍】:明湖广湘乡人,字峻明。万历四十三年举人,知宿松县,以清慎著。解官归,授徒自给。事父至孝。

  • 李辅国

    【生卒】:704-762本名静忠。天宝中入东宫。安史乱时,玄宗亡蜀,他劝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擢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行马事,于是四方奏事、御前符印军号、三司制狱,一以独揽。以立代宗功,尊称尚父,

  • 石保兴

    【生卒】:945—1002【介绍】:宋开封浚仪人,字光裔。本名保正。石守信子。以荫补供奉官。太宗雍熙初,契丹扰边,为澶州前军驻泊。李继迁入抄,徙银、夏、绥、府都巡检使。真宗咸平中知威虏军,夏人来,保兴

  • 熊天瑞

    【介绍】:元明间人。本荆州乐工。初效力徐寿辉,后受陈友谅命,为参知政事。降朱元璋,授指挥使。从攻浙西,叛附张士诚。士诚灭,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