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陈淳

陈淳

【介绍】:

明云南呈贡人,字维素。弘治中由举人任太平府通判。善辨疑狱,多善政。


【生卒】:1159—1223

【介绍】:

宋漳州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生卒】:1154——1218

字安卿,漳州龙溪(今属福建)人。朱熹守漳州,淳遂往请教,为学更勤奋,赞颂朱熹所持“太极只是理”之说,主张“以理言,则自末而本,自本而末,一骤一散,太极无所不至”,正是太极的整体。嘉定十年(1217),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县主簿,未赴而卒。著有《字义》、《祥讲》等。


【生卒】:1159—1223

【介绍】:

宋漳州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生卒】:1159—1223

【介绍】:

宋漳州溪人,字安卿,号北溪。少习举子业,林宗臣见谓“此非圣贤事业”,遂尽弃之。从朱熹学,日求其未至,熹语人以“南来,吾道喜得陈淳”。熹卒,遵训无书不读,无物不格,日积月累,义理贯通,洞见条绪。宁宗嘉定十六年,授安溪主簿,未任而卒,谥文安。有《语孟大学中庸口义》、《北溪字义》、《北溪大全集》等。


猜你喜欢

  • 孙居直

    【介绍】:东汉钜鹿人,字德威。性刚介。郭泰母卒,往吊。适泰乡人贾淑亦往。居直以泰贤而受恶少贾淑之吊,心怪之,不入而去。

  • 李适之

    恒山王承乾孙。神龙初拜左卫郎将。开元时为御史大夫兼幽州大都督长史、知节度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知政事。又坐事贬宜春太守,不久自杀。(,参见《新唐书》)

  • 任熊祥

    字子仁,燕京(今北京)人。辽末,中进士,为枢密院令史。金以燕地予宋,熊祥随地入宋,授武当丞。后归金,复为枢密院令史,不阿奉权贵。渐迁汴京留守事。天德初,为山东东路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受诏出御试赋题

  • 幸思顺

    【介绍】:宋金陵人。仁宗皇祐中,沽酒江州,人皆乐与其交结。有一官人得思顺酒十壶,江行遇盗,绐称与思顺为亲旧,盗即还所劫物。思顺年七十二犹健在。

  • 边知章

    【介绍】:宋应天府楚丘人,徙吴,字公望。边裕子。徽宗崇宁间进士。曾为敕局、会要局官。历永静军通判、律学博士。通判开德府。钦宗靖康初金人犯汴,寻以和议退,澶渊当孔道,明年金人将复动,或劝知章遁去,不从。

  • 权德舆

    【生卒】: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人。少时以文章闻名。初为韩洄从事,试秘书省校书郎。贞元时由监察御史迁户部侍郎。知礼部贡举凡三年,号为称职。元和五年拜相,不久罢知政事。好读书,

  • 汪汝懋

    【生卒】:1308—1369【介绍】:元徽州歙人,徙建德淳安,字以敬。以荐授丹阳县学教谕。累官定海县尹兼劝农防御事。居位五年,所至皆有声。以礼让化其民,而鞫狱如神明。老病致仕归故里。有《春秋大义》、《

  • 周惠公

    【介绍】:战国时西周国君。西周桓公孙。周显王时,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以奉王室,班袭用惠公之号,称东周惠公。己则称西周惠公。于是战国后期,有东西二周。

  • 陈维岳

    【介绍】:清江苏宜兴人,字纬云。陈维崧弟。与兄皆以文名,文笔奇秀,为徐乾学、朱彝尊等所推重。有《蜡凤集》、《吹箫集》、《红盐词》等。

  • 李承乾

    【生卒】:619—645【介绍】:唐太宗长子。字高明。因生于承乾殿而命名。始封恒山王,又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性敏惠,太宗爱之。及长,好声色,漫游无度,然惧帝,秘其迹。每临朝必言忠孝,退朝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