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野王

顾野王

【生卒】:519—581

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好学,九岁能作文,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地理、古文字、卜筮、绘画。初为梁太学博士、诸王参军。侯景之乱,还乡募召数百人,入援建康。入陈,历为撰史学士、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官至光禄卿卒。所撰《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记》一卷、《玄象表》一卷、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又有《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参见《南史》)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证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张可述

    【介绍】:明四川嘉定州洪雅人。性至孝。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浙江按察佥事,忤鄢懋卿归。有《梓里资谈》、《云樵记》。

  • 张寰

    【生卒】:1486—1561【介绍】: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允清,号石川。张和从子。正德十六年进士。授济宁知州,官至通政司右参议。有《两山游录》。

  • 良价

    【生卒】:807—869【介绍】: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

  • 孟昶

    【生卒】:919-965初名仁赞,字保元,五代后蜀国主孟昶第三子。公元934年继父位,抑制权臣,加强集权。乘后晋末年中原变乱之机,得秦、阶、成三州,并攻取凤州,尽有前蜀故地。宋乾德三年(965)宋军攻

  • 屠瓌智

    【生卒】:851—902【介绍】:唐苏州海盐人,字宝光。少时累举不第。后随钱镠起兵,以功授指挥使。昭宗乾宁四年,以功遥领常州刺史。迁越州指挥使。光化三年,徙守湖州。天复二年,徐绾、许再思叛,瓖智往讨之

  • 苏纳海

    明末清初人。姓他塔喇。隶满洲正白旗。历官弘文院、国史院大学士,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康熙初年,不阿附擅权大臣鳌拜。满洲镶黄、正白两旗互换圈地大狱兴,与朱昌祚等同被杀。后昭雪,谥襄愍。【生卒】

  • 袁义

    本姓张,德胜族弟。庐江(今属安徽)人。初为“双刀赵”部总管,后归附朱元璋。累官右军都督同知。从北征,定陕西,攻庆阳,击走扩廓军于定西,南取兴元,移镇辽东。从征云南,留镇楚雄,在任二十年,有治绩。军民颂

  • 房三益

    【介绍】:北魏清河绎幕人,字敬安。房崇吉从父弟。在南阳归魏,孝文帝与语,称善。拜员外散骑侍郎。寻出为太山太守,转兖州左军府司马。孝明帝正光中卒,年六十三。

  • 怀都

    【生卒】:?——1279斡鲁纳台部人。中统三年(1262)春,奉命从哈必赤讨平李璮叛乱,七月,在济南杀李璮。至元四年(1267)南征,在襄阳击败宋军。九年,在樊城斩宋将韩拨发。后攻安庆,驻镇江,取苏州

  • 陆瑁

    【生卒】:?—239【介绍】:三国吴吴郡吴人,字子璋。陆逊弟。好学笃义,州郡辟举皆不就。孙权嘉禾初,拜议郎、选曹尚书。权欲亲征公孙渊,上疏切谏,权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