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争臣论

争臣论

韩愈作。德宗贞元八年(792)作于长安。时愈初登进士第。争臣谓阳城其人,他于贞元四年,为谏议大夫,居谏官之职五年,闻朝廷得失而不肯一言。愈乃假此互为答问驳辨之词,以论争臣之职及阳城之不得为有道之士。然用意却不在攻讦抨击,盖有所激励。文中借他人之口,述阳城之贤而有道者凡三,而逐一驳之。他人之口,是欲进而作退;逐一驳之,是退而复进。进、退两端,如“推波助澜”(沈钦韩语,《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二引),“两路夹攻,愈击愈紧”(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评语),文气雄直伟岸,妙理层出不穷。结末一段问答,以“惟善人能受尽言”、“闻而能改”收束全文,回护其议论之激切质直。后三年,德宗欲相裴延龄。阳城上疏极论延龄奸佞,并言“脱以延龄为相,当取白麻(缮写诏命之纸)坏之,痛哭于庭”。史书谓阳城居位八年始言,盖有所待,亦愈此文相激之功。

猜你喜欢

  • 心香

    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韩偓《仙山》:“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 杨凫

    【介绍】:五代诗人。字舄之。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不详。撰有书启、诗集各一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著录,已佚。《全唐诗》存《山中即事》二句,为世人所称赏。事迹见《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四。

  • 昌谷读书示巴童

    【介绍】:李贺作。巴童,或当为四川籍的书童。诗写灯光昏暗,药气浓郁,可见其家境贫寒,身体多病;正是在这虫响宵寒的深夜,他仍在苦读苦写,可见其学习、创作的苦辛;正是在这贫寒困苦、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小巴童

  • 小放歌行

    【介绍】:①李白作。见《陌上赠美人》。②李白作。见《少年行二首》②。

  • 李元礼

    【生卒】:?—672【介绍】:唐高祖第十子。少恭谨,善骑射。始封郑王,徙封徐王。历郑、徐、绛、潞等州刺史。卒赠太尉、冀州大都督。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诫杀生文》1首。

  • 卢子望

    【介绍】:见卢元辅。

  • 毕乾泰

    【介绍】:瀛州任丘(今属河北)人,中宗景龙间曾官左补阙。余不详。《全唐诗》收诗1首。

  • 宿渔家

    【介绍】:张籍作。见《夜到渔家》。

  • 杨巨源

    【生卒】:755~833?【介绍】:字景山,行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历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凤翔少尹、国子司业。七十请归,宰相爱其才,奏授河中少尹,不绝其禄。年七十六犹吟

  • 燕赵姝

    犹燕赵人。指美女。于濆《苦辛吟》:“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