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于邵

于邵

【生卒】:约716—约796。或说约718—约798,误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邵,一作召。字相门,一作德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天宝十四载(755)进士及第。授崇文馆校书郎。累佐使幕。广德元年(763)任起居郎。再迁比部郎中。大历三年(768)出为巴州刺史。历兵部郎中、剑南西川支度副使。十三年(778),以谏议大夫知制诰。建中二年(781),以礼部侍郎知贡举,擢崔元翰文为异等。以治狱失旨,贬桂州长史。贞元元年(785)授原王傅。徙太子宾客。八年(792),出为杭州刺史。贬衢州别驾,移江州别驾,约十二年(796)卒。性孝悌,德行修洁。工文能诗。知制诰时,朝庭大诏令多出其手。贞元四年(788)重阳节应制赋诗,居第二等。文学主张强调文质并重,文行相一:“文者人之华,行者人之实。不华,无以见本;匪实,无以要终。”(《送尹判官之江陵序》)“质岂胜文,文其犹质。”(《词场箴》)所作多表、状、颂、赞、书、序等,议论政事,陈述情志,送别纪游,论文记人,以骈体为主,骈散结合,气势充沛,文辞华美流畅。《与萧相公书》、《容州刺史李公去思颂并序》等,抒写个人坎坷失意之情,关心朝政,忧虑时事,赞颂良吏,较多现实内容。也有一些流连光景、歌功颂德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于邵集》四十卷,已散佚。《全唐文》存文七卷,为同时作者中存文较多者。《全唐诗》存诗五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18?~798?

【介绍】:

字相门,一作德门,祖籍代州(今山西代县),后徙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天宝末年进士及第,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佐使府,历官起居郎、巴州刺史、礼部侍郎、太子宾客、江州别驾等。孝悌有行,擅长诏令。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其诗5首。

猜你喜欢

  • 薜萝人

    指山林隐士。王建《上崔相公》:“开阁覆看祥瑞历,封名直进薜萝人。”

  • 阎朝隐

    【生卒】:?~712【介绍】:字友倩,排行五。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连中进士、孝悌廉让科,补阳武尉。迁太子舍人。武后时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转麟台少监。谄事张易之,易之伏诛后流放岭南。后赦还

  • 聚米

    东汉光武帝西征隗嚣,诸将多以王师远入险阻,犹豫未决。马援认为隗嚣军队上下有土崩瓦解之势,大军正好乘势而进,并用粟米做成山峦模型,为光武帝讲述作战的方略。见《后汉书·马援传》。后因以“聚米”指谋划战略。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介绍】:张说作于被贬岳州(今湖南岳阳)时。梁六,即梁知微。洞庭山,即君山。诗写游洞庭而神思飘渺,睹君山而想落天外,当此时的诗人触动起湘君与湘夫人的情事,缠绵之感顿生,可“闻道神仙不可接”的现实情境,

  • 宜城酒

    古代襄州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所产的酒。又名竹叶酒。亦泛指美酒。温庭筠《常林欢歌》:“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 王则之

    【介绍】:见王鼎。

  • 百发穿杨

    发,射箭;杨,柳叶。典出《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形容射术高明。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介绍】: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二句所以广泛流传,即在于它表达出了作客他乡者普遍的人生体验。

  • 德璋

    南朝齐孔稚珪的字。稚珪雅好文辞,不乐俗务,于居宅盛营山水。见《南齐书·孔稚珪传》。后常以之比文人雅士。卢纶《过司空曙故居》:“何言张掾傲,每重德璋亲。”

  • 王丘

    【生卒】:?—743【介绍】:唐代文学家。字仲山。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王同皎之从子。十一岁擢童子第,弱冠举制科,拜奉礼郎。武则天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监察御史。玄宗开元初,历仕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