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诗

初唐诗

①明樊鹏撰。樊鹏,字少南,信阳(今属河南)人,嘉靖进士,曾以何景明为师。此书有明刻本,世不多见。无序、跋诸项,然《明文海》卷220有其《编初唐诗叙》一文,可见原书有序,其中说:“初唐诗如池塘春草,又如未放之花,含蓄浑厚,生意勃勃。”又认为近体诗应从初唐入手,故专选初唐近体诗以成此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自太宗李世民起,至徐彦伯止。卷上为五律,卷中为五排,卷下为五七言绝句七律。偶引前贤评语,有时也自加按语。可为研究初唐近体诗之参考。明人重初、盛唐诗,于此可见一斑。②〔美〕斯蒂芬·欧文著,贾晋华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21.1万字。该书是一部把整个初唐诗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宏观研究的专著。全书分“宫廷诗及其对立面”、“脱离宫廷诗:660~670”、“陈子昂”、“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680~710”、“张说与过渡到盛唐”五个部分,另有附录3篇,即:1.宫廷诗的“语法”;2.声调格式;3.关于文献目录、作品系年及资料选择。此书以独特的眼光对初唐诗的演进规律进行了新颖的描述。出版后,在美国汉学界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是一本杰作。把整个初唐诗作一系统性的处理,欧氏可说是第一个人”。译介大陆后,亦颇受好评。

猜你喜欢

  • 霓裳羽衣歌

    【介绍】:“歌”上一有“舞”字。白居易作。白居易宝历元年(825)三月由太子左庶子改任苏州刺史。诗中有“今年五月至苏州”之句,诗当作于是年秋。题下自注:“和微之”。微之,即元稹,时任浙东观察使。越州刺

  • 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

    【介绍】:李又《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颈联。出句从听觉角度写风声泉声以和谐的韵律穿过幽深的竹林;对句从视觉角度写斜落的雨霰(小冰粒)散入杂树丛中,雨霰的闪光与百花之色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二句描写

  • 鵁鶄

    【介绍】:陆龟蒙作。鵁鶄,一种水鸟。此非咏物之作,是一首寓言诗,警喻世人且莫因追逐名利,而陷于危途,当防微杜渐,而洁身自好。“名误”二字,一篇主旨。

  • 裴澄

    【介绍】: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贞元十一年(795)为国子司业,官终苏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 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介绍】:窦巩《早秋江行》诗句。二句真切地描写了早秋江行时所见景色,潮涨江阔,秋雨雁飞,表达了淡淡的羁旅行役之愁。

  • 包李

    唐代包佶、李纾的并称。二人均能诗,以文章风韵主盟于德宗前期文坛,因并称。见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

  • 未应

    ①不;不算。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②不曾。李白《关山月》:“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介绍】:刘禹锡大和七年(833)作。诗中三君子谓元稹、崔群、崔玄亮。稹卒于大和五年七月,群卒于六年八月,玄亮卒于七年七月。七年秋冬,居易作《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白居易集》卷三一

  • 市头

    市上,集市。施肩吾《途中逢少女》:“市头日卖千般镜,知落谁家新匣中?”

  • 客游旅怀

    【介绍】:姚合作。诗人终日游踪不定,有时赊马来骑,有时借来小童帮忙,随身携带的诗书曾被雨水沾湿,所幸歇脚的旅店正靠着山。这些流水帐式的记录,读来不仅不令人生厌,反而倍觉亲近自然,饶有情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