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82—74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涣(一作焕)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八岁,神童擢第。弱冠,授秘书省正字,补相王府典签。睿宗立,任国子主簿,检校詹事府丞。玄宗开元初,历仕河南府士曹参
本指襄阳一带***。亦泛指***。亦作“大堤倡”。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施肩吾《襄阳曲》:“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参见“大堤”。
①安排,准备。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之八:“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元稹《董逃行》:“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②希望;料想。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五:“内人相续报花开,准拟君王
【生卒】:727—781【介绍】:唐代理财家、散文家。字公南,人称小杨山人。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肃宗时为河西节度掌书记,征拜起居舍人。历司勋员外郎。大历元年(766),检校兵部郎中,充山南西道等
黄公,指黄霸。《汉书·黄霸传》载:汉宣帝以黄霸政绩卓著,诏赐“特高一丈”的车盖,以示嘉奖其德操。后因以“黄公盖”咏官员受宠遇。岑参《送襄州任别驾》:“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参见“黄霸”。
簋簠均为周代盛祭品的食器。古人认为依礼行祭是文明的标志。见《礼记·乐记》和《周礼·地官·舍人》。后因以“簋簠”借指礼仪。韩愈《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犹长铗。喻怀才不遇。王维《送张判官赴河内》:“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参见“长铗”。
【介绍】:宣州当涂(今属安徽)人。大历六年(771)进士。贞元中为和州刺史。善言谑。《全唐诗》存诗1首。
指伯夷、叔齐两位贤士。兄弟二人为孤竹君之子,故称。许棠《过中条山》:“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介绍】:王维作。当写于王维早年。诗中描写城东春日丽景和少年男女纵情游玩场面,是一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晁补之评欧阳修《浣溪纱》“绿杨楼外出秋千”,以为“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吴《优古堂诗话》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