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周朴

周朴

【生卒】:?—878或879

【介绍】:

唐代诗人。字见素,一作太朴。籍贯有泉州(今属福建)、吴兴(治今浙江湖州)等说。一说长乐(今属福建)人,误。生于睦州,今人或以为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长于闽中。家贫,淡于名利,隐居不仕。大中、乾符中,福建观察使杨发、李诲奇其诗,先后召之,避而不往。乾符五年(878)黄巢攻克福州,朴不肯相从,遂被杀。与方干李频为诗友。爱苦吟。每遇景物,搜奇抉思,但文思艰涩,一月方得一句,未及成篇,佳句已播人口,时称“月锻季炼”。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僻苦主孟郊之“上入室”。工于近体,多寄送题咏、行旅登临之作,写离别思乡之情、避世游赏之趣。风格清奇峻峭。明胡震亨谓其“从苦思中得猛句,陡目欲惊,其不合者亦多可憎,是贯休一流诗”(《唐音癸签》卷八)。《董岭水》、《哭陈庾》、《塞上曲》等为传世佳作。“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等联为时人所称赏。有《周朴诗》二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系中和二年(882)僧友栖浩辑遗诗一百首而成,林嵩为作序。原集已散佚。今传《周见素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断句九句。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九。

【生卒】:?~879

【介绍】:

字见素,又字太朴,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唐末避居福州,寄食乌石山僧寺。为人清高纵逸,淡泊名利,福建观察使杨发、李诲先后邀其入幕,皆避而不就。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欲其入伍,不从,被杀。善诗,欧阳修《六一诗话》谓其:“构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其雕琢,故时人称朴诗‘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全唐诗》编为1卷。《全唐诗补编》共补诗5首又9句。

猜你喜欢

  • 寻时

    不久,一会儿。元稹《苦乐相倚曲》:“呼天俯地将自明,不悟寻时已销骨。”

  • 望岳(岱宗夫如何)

    【介绍】:杜甫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后第一次漫游齐赵时。望的是东岳泰山。全诗着力突出一个“望”字,句句是望,望岳之色,望岳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仇兆鳌说:“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

  • 骊姬

    春秋晋献公的宠姬。骊姬向晋献公进谗言,并设计害死太子申生,使己子立。事见《国语·晋语一》。李华《咏史十一首》之五:“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 披云雾

    拨开云雾,得见青天。比喻人风神清朗。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 以饮为事

    战国时魏相犀首嗜酒,自称无所事事,只以饮酒为事。见《史记·陈轸列传》。后用为咏好饮之典。杜牧《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 智通大师

    【介绍】:见慧寂。

  • 纥那曲二首

    【介绍】:刘禹锡作。明杨慎言:“《阿那》、《纥那》皆当时曲名。……《阿那》皆叶上声,《纥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艺林伐山》卷二〇)此诗是刘禹锡利用乐府民歌而创作新词的典范之作。是借乐府之

  • 高柳风难定,寒泉月助明

    【介绍】: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颈联。二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景色。高处的柳枝为秋风吹袭而摇摆不定,月光照射下的泉水愈显明净而充满寒意。

  • 过庭

    《论语·季氏》载:孔鲤快步走过庭院时,孔子教训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因以“过庭”指承受父训。钱起《酬刘起居卧病见寄》:“味道能忘病,过庭更学诗。”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介绍】:杜甫《望岳》诗句。会当,定要的意思。二句用《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表现了青年杜甫坚定的信念和宏伟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