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大雁塔

大雁塔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寺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东宫太子李治(即后来之唐高宗)为纪念早逝生母文德皇后,拓建为大慈恩寺。寺原规模极大,云阁禅房凡13院,共1897间。内设译经院。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为安置从印度带回之经像、舍利,得唐高宗资助,建慈恩寺塔。唐中叶后通称大雁塔。初为5层,武则天时改为7层,大历年间又改为10层。后经战火破坏,剩7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面砖保护,即为今塔。通高64米。塔底南门两侧砖龛中分嵌《大唐三藏圣教序》与《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碑,唐太宗、高宗撰文,褚遂良作书,为唐代名碑。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即指此。

猜你喜欢

  • 因为

    (—wèi)①由于。元稹《天坛上境》:“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②因此。法振《送褚先生海上寻封炼师》:“悬知居缥缈,因为识浮丘。”

  • 吞舟鱼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后因以“吞舟鱼”比喻人事之大者。亦用以咏鱼。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一:“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亦省作“吞舟”。钱起《巨鱼纵大壑》:“

  • 柳祥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所记叙及咸通十年(869)马举镇淮南及黄巢起义事,当为僖宗、昭宗时人。撰传奇小说集《潇湘录》十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三》,有散佚。今传一卷二十余则。《太平广

  • 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介绍】:郑谷《夕阳》诗颔联。诗描写秋日向晚,夕阳雨后的美景:浮云将去,水阔天长,上下澄明,飞鸿归急。声色俱佳,动静结合,境界壮阔。

  • 三杨

    指中唐诗人杨凭、杨凝、杨凌三兄弟。三人皆有文名,《新唐书·杨凭传》云,杨凭“少孤,其母训道有方。长善文辞,与弟凝、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 汗血马

    古代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指骏马。杜甫《洗兵马》:“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 误点

    见“误蝇”。

  •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介绍】:王勃《郊兴》诗句。二句写春日郊游所见雨后景色,雨过花湿,闪闪发光,风吹叶动,疏影婆娑,宛然如画。钟惺曰:“‘雨去’‘去’字妙,才于‘花光湿’‘光’字有情。若直言雨,则湿在花而不在光矣。”(《

  • 哭李群玉(酒里诗中三十年)

    【介绍】:段成式作于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时。李群玉,唐代诗人,性旷逸,厌仕进,一生唯以诗酒自适。与段成式友善,多交往酬唱。此吊亡友之作,突出其一生刚直傲物,清高旷达,狂放不羁的性格,对其横遭诽谤、含冤而

  • 李商隐诗选注

    陈伯海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丛书之一。全书选录李商隐各体诗歌代表作66首,有深曲婉丽、语挚情浓的无题诗、爱情诗,有立意精警、神韵顿挫的政治诗、咏史诗,有篇幅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