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朱瀚、李燧撰。凡四卷。诗之编次约略以时间先后为序,共收诗129首,另有七言律辨赝18首附后。其解类似串讲,以阐诗意为主,兼论作法。诠释词语、典故极简略,然于某句某语,往往征引前人诗句以示杜诗之所本。
又名燕喜亭。在安徽省砀山县城郊。《砀山县志》载:“燕喜台,在旧城东里许,有台,又有亭池,台下有池名华池。唐李白与邑令刘砀山秋夜泛舟燕喜亭池,饮酒赋诗于此。”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高适游砀山,
【生卒】:667—761【介绍】:唐代高僧。俗姓张。绛州(治今山西新绛)人,一作郓州东平(今山东郓城)人。少出家。后嗣六祖慧能。开元初,居南岳司空山无相寺,世称司空山禅师。天宝中诏赴长安,安置于白莲华
指东汉江夏人黄香。黄香少年失母,事父至孝。十二岁,太守召而署门下孝子。博学多才,善文章,通经术,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并亲得汉章帝的称许。见《后汉书·黄香传》。后因以“江夏黄童”称美年少有
【介绍】:唐末僧人。早年云游各地,后归浙中,住杭州佛日寺,世称佛日和尚。《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色彩鲜丽貌。白居易《七月一日作》:“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选集。唐元结编。一卷。此集编于肃宗乾元三年(760),是元氏尽取其“箧中所有”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赵微明、张彪、元季川等七人诗二十四首编成,《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元氏编此集是针对“近世
指寻访朋友或夜晚出行。安道,晋戴逵的字。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参见“雪舟相访”。
邢汶若、苏然、佟睦选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9月出版,再版时略作修改。共收李白诗10首,杜甫诗12首,白居易诗8首。每位诗人有一篇小传,每首诗后有简释,通俗易懂,为一少年儿童读物。
【生卒】:731—792【介绍】:字仲舒,行十七,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礼部侍郎李希言之子。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后历左补阙、知制诰、中书舍人、礼部、兵部、吏部三侍郎。放达蕴藉,有文名,为李华所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