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血之嘴,带毒之舌。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吃却月,不啄杀。”今多用以形容人言语恶毒。
律诗拗句的一种。指出句为平仄脚(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应用平声字而改仄声,是为小拗。对于小拗,其对句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可以用平声补救,如杜甫
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本谓屈折一尺而伸直八尺。因以喻以小的损失换取更大的所得。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
【介绍】:唐代诗人。彬,一作郴、琳。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曾为福建观察巡官。中和三年(883)为婺州军事判官。与郑谷、许棠友善。工律诗,有时名。多送别题咏之作。《中
【生卒】:780—862【介绍】:唐代高僧。俗姓卢。河中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人。年二十五,应试中甲科。丁母忧。服阕,出家于太原童子寺。会昌中被迫返俗。大中六年(852)重剃染。咸通三年(862)卒。《
【介绍】:见李昼。
【介绍】:姚合作。诗题一作《送李廓侍郎》。按:“侍郎”乃“侍御”之误。李廓曾官侍御。姚合又有《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夏州,唐州名,即朔方郡,治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廓以侍御赴夏州,约在大和
战国楚地名。代指於陵子。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灌园亦何为,於陵乃逃相。”参见“於陵子”。
即同类对。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东卷》:“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参见“二十九对”。
【介绍】:刘驾作。五言四句小诗,立意奇巧,不写边人之苦,因“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而百姓所在皆苦之意,自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