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律启蒙

杜律启蒙

清边连宝撰。凡十二卷。为一杜甫律诗之评注本,其录诗及次列,悉依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本。然其注释疏解,校之顾本简明扼要。其“凡例”云:“兹编注事从略,注意从详,注时事稍详,注古事倍略”。“总注在前,评注在后,先挈纲领,后疏脉络”。“易解者不为词费,难解者不厌词繁,总以明白洞达为主。”知此编于词语解释力求简略,而于句法章法析之较详,尤重所谓“诗眼”之提示。对诗旨之疏解,亦求达意而止。据不同之诗各有侧重,不求划一,有长篇论述者,有不著一词者。疏解论析中辄引他人评语,而以仇氏、浦氏为多,亦时参以己见,并偶有借题发挥,以自己创作心得,论述作诗之法旨者,于加深理解杜诗微旨,亦不无裨益。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初刻本,道光十四年(1834)重刻本。

猜你喜欢

  • 曳履

    汉郑崇为尚书时敢直谏,汉哀帝能听出他的履声。见《汉书·郑崇传》。后为咏尚书的典故。苏颋《夜发三泉即事》:“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介绍】:杜甫作。甫居夔近二年,大历三年(768)春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出三峡赴江陵(今属湖北),途中有感而作此诗。诗本四十二韵,曰“四十韵”,乃举成数言之。全诗分四大段:自开头至“死地脱斯须”为第

  • 清明

    【介绍】:此诗最早见于南宋谢枋得编选《千家诗》,而不载于《全唐诗》。虽传为杜牧所作,但从流传情况与诗的情调风格等方面看,都应该是许浑作而误入杜牧诗中(详胡可先《杜牧研究丛稿》223页)。诗写作者下第东

  • 山村寄友人

    【介绍】:姚合作。见《山居寄友人》。

  • 徐知谔

    【生卒】:906—940【介绍】:五代文学家。海州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初官太子中舍。累迁刺史、节度使。五代吴乾贞三年(929)拜金陵尹。天祚元年(935)为润州节度使。南唐昇元元年(938)封

  • 阳春曲

    即阳春。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 赵武建

    【介绍】:文宗时长安恶少。两膊刺诗1首,未必己作,《全唐诗》收之。

  • 金奁集

    总集。不著撰人。一卷。依调类词,收越调、南吕宫、中吕宫等九个宫调,三十四个词调。如越调下有《清平乐》、《遐方怨》、《诉衷情》、《思帝乡》四调;南吕宫下有《梦江南》、《河传》、《蕃女怨》、《荷叶杯》四调

  • 轩辕弥明

    【介绍】:宪宗朝衡山道士。元和七年(812)至长安,与刘师服、侯喜等联唱作《石鼎联句》诗,韩愈为之作序。据传当时已九十余岁,且擅长捉鬼。宋人或以为乃韩愈、贾岛伪托,俟考。《全唐诗》收诗1首及《石鼎联句

  • 续唐三体诗

    选集。清高士奇编。八卷。周弼《唐三体诗》专选唐人七绝、七律、五律三体,他体不得预。士奇辄以为不足,特选唐人五古、七古、五言排律三体以续周选,故名。五、七言古诗各二卷,五言排律二卷。卷首有高氏序,言其选